御注孝经十八章赞手稿,不好看的写经,更有味道!
相关推荐
-
敦煌遗书0256天寶六載敦煌縣龍勒鄉都鄉里戶籍
纸本大小:31×249厘米
-
敦煌遗书0157玄赞卷第一
纸本大小:32×1677厘米
-
0099敦煌遗书 台北08716,敦煌光赞经卷第一手稿,这小楷温润灵动
0099敦煌遗书 台北08716 光赞经卷第一手稿 纸本大小 30.19*871.84厘米 局部
-
敦煌遗书0210盆經贊述卷一
纸本大小:31×333厘米
-
敦煌遗书0199涅槃義疏第七卷
纸本大小:31×2093厘米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雄代表事物的刚强,雌则代表事物的柔弱.人们都知刚强的好处,而不知柔弱的好处.老子的哲学,就是强调柔弱好处的学说.唐玄宗的解释则有他独特的见解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人心淳朴,世道也就淳朴,看来这是一个规律.人们也希望世道淳朴,不欢迎世道凋弊.但最好是社会物质财富丰富,再加上世道淳朴,没有种种因财富丰富而产生的罪恶.但实际情况是很 ...
-
贺知章孝经第十八章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的水能攻破坚石,是有一定条件的,并非绝对如此.如果水量太少,不能持之以恒地冲击,则不能攻坚强之物.所以 ...
-
敦煌遗书 法藏 P.2330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行草手稿28.3×1635cm(二)(1.0...
[始] [1]又云:法相存依圆破相,被三性法或存破各为究竟乐,了不了者,便今教理,递相乖违,亦违究竟一实中道,以许佛说,三种究竟,犹豫多端,若为证会,又依深密,佛自会释诸说空教,唯依遍计,说诸法空,如 ...
-
敦煌遗书 法藏 P.2084御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宣演卷中手稿28.7×2643cm(一)(1.0版)...
[始] [1](释文暂缺) [终] 书法字帖·企业二维码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不武.不怒.不争.为之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前提的,即为士.战.胜敌.用人.能不武不怒不争为之下,则是最高明的士.战.胜敌与用人.看来,老子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 其政闷闷,是无为政治的特征.其政察察,是有为政治的特征.按我们的理解来看其政闷闷与其政察察,就很容易解释.其政的政,是统治集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者,常有一大不自觉的弱点,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忘了学习的目的,而以学习本身为目的了.一切的学习,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认识真理,但真理不是具体可见的,需要通过众多具体入微的知识来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