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苟且当理想

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渔夫与商人》:
商人发现一个渔夫躺在沙滩上,在温暖的阳光下睡觉。
商人奇怪地问:“这么好的天气,你为什么不去打鱼呢?”
渔夫睁眼看看商人,懒懒地回答:“我今天打鱼的收入已经够我今天的开销了。”
商人不明白:“你可|以打更多的鱼啊。”
渔夫:“打了干什么?”
商人:“你就有更多的钱啊。
渔夫:“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商人更不明白:“你可以买条大渔船啊。”
渔夫:“要大渔船干什么?”
商人:“打更多的鱼。”
渔夫:“那又怎样?”
商人:“卖更多的钱,你就可以充分地享受阳光了。”
渔夫不满地说:“你没有看见我正在享受阳光么?是你的问话打扰了我。”
商人的理想是拼搏一番后的功成而身退,渔夫的快乐在于衣食足后的无忧。本来快乐只有自己知道,不关乎别人的看法。可是当商人的理想撞上了渔夫的快乐,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歧。有人赞成商人的积极进取,有人肯定渔夫的自然满足,两方的道理都不难理解,可是有一个前提不能不管,那就是讨论这个话题的主体。如果是经过了世事沧桑,那讨论起来自然是一番人生至理,如果是涉世之初或还未走向社会的年轻人呢,那就另当别论了。虽然能体现出某种个性,或是彰显出淡然心态,可是,这些没有经历过磨练的心态又有几分是真实的,又有几分是矫揉造作,故弄玄虚。
功成而身退,是一种奋斗后的对人生的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在这个付出了身心代价的过程中,获得的是对个人的思想、学识、能力、承受力、亲情、爱情、友情等全方位的重新认识,那是经过了磨练后更见本真的真知灼见。前进的过程中,甚至无法把握原有的方向,或者会中途易辙,有些磨难甚至是毁灭性的。如此一番经历之后,当初那些曾经的设想和曾经的认识,早已经打上了厚重的痕迹,远非那些没有经历的人所能理解。
或许,奋斗的过程与结果并没有如愿,功未成而身不得不退,谁又能来否定这一路的探寻和努力呢!也许,在别人的眼里,他们最终一无所有,可是,他们留下的那些无形的精神财富,却可以传承给后人。
渔夫的理想,仅是渔夫的理想,渔夫的眼光仅是眼前的海湾、海滩、渔村,他没有看到更深远的海洋还有渔村以外的世界。渔夫的快乐,看似是顺其自然之乐,其实,何尝不是一种眼前的苟且。看似是适可而止,平常之心,其实,何尝不是一种浅见,用眼前的满足来麻醉自己,寻找借口。
渔夫的故事毕竟是个故事,可是现实中这样的故事也会时时上演。
小方大学毕业,做了几份工作,都中途而退,后来在家天天玩游戏,再也不出去了。他的解释是工作太累,不是自己希望的生活,就算自己奋斗了,最后还不是希望自己能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何况,现在的自己已经自由自在了,何必再出去受那些委屈。只是有一点他没有想到,连最起码的生存都不能解决,躲在父母的隐蔽下,又是怎样的自由?就算父母不说什么,这样的自由也过于的卑微。
小元中学没有读完,迫于家庭的压力,退学打工。几年来,干过建筑工、码头搬运工、外墙清理工,苦活、危险活都干过。因为他能吃苦,也善于学习,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一份事业已经有了好的开端。或许,他还在创业的路上继续打拼,没有时间来享受所谓的自由、闲适,可谁又能说,回首自己经历的那些苦,那些累,看看自己的成长,不是小元的快乐呢。
眼前的快乐是暂时的,奋斗的快乐才是长久的。有人说,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让自己活得那么辛苦,那么折腾呢? 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活得简单些,生活也可以很好的。活出一份素雅,但又不失庄严!活出一份简单,但又不失品位!可是有没有想过,碌碌无为,不知进取,哪里有什么素雅和庄严,简单倒是简单了,可哪里有什么品味!没有努力过,哪里来的资格谈这些。
当然,人的追求不一样,生活中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追求名,有人追求利,有人追求淡泊,有人追求自由自在,有人追求爱情,有人向往独处……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追求也是在不同层面上的。
但是,生存与生活毕竟不是一个概念。在人生的洪流中沉浮,比在人生的岸边散步观望,应该更能清楚人生的本质,隔岸观火终究不是一种真实,若再妄谈无谓,岂不让人耻笑!
奋斗的人生才有价值,奋斗过的人才有讨论人生的权利。
大智若愚,大道至简,前提依然是“智”“道”,没有“智”“道”,那就是真“愚”实“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