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华县大布与“织女”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关中华县大布与“织女”
作者:杜明科

大凡度过建国前后的公民,都会记得起那时的“洋布”之说。洋布是啥?它就与“洋蜡”(蜡烛)、“洋硷”(肥皂)、“洋火”(火柴)等物一样,都是从国外进来的生活用品,是质地细于粗布的布匹呗!

粗布,是华县人人祖祖辈辈制作服装的用布。当今,人们穿上了类别多样、花色多种的“新式布料”服装,但总是不会忘记那早些年供人们取暖和遮身,并形成中华服饰文化特点的“粗布”。同时,人们更不会忘记那一代代勤劳的“织女”。

在我家乡的关中华县大地,人们也常把粗布称作“土布”或“大布”。大布,是相边角布料和擦桌抹椅的小块布来说的,它用于棉被床单和做衣服使用,而“土布”的名称,是相对于洋布来说的。

在我的记忆中,大布的制作过程是相当繁杂的。

母亲是我家的“资深织女”。记得每年冬初,生产队里给分了白生生的棉花后,妈妈就开始忙乎了,因为,过年时我们兄弟姐妹还等着穿新衣服呢!

那时,母亲找来一只筷子做轴,撕下一块棉花,与筷子对齐,两手向下再向前一搓,就卷成了里面空心,外面齐整的“捻子”。煤油灯下,那捆扎成把的“捻子”,是妈妈做大布的第一道工序。

在陕西关中,只要有女人的家里,就会有一部纺线车。母亲纺线真是一把好手。这可能还因为,母亲的名字就一个字:线。这个名字的来历,我听说是姥姥在纺线时生的我妈妈。

妈妈的纺线车摇得真是欢呢!每晚的七点开始,她可摇到十点多钟。嗡-嗡-嗡的声音,伴随着辛劳的母亲。一把“捻子”在她老人家手下,不一会儿就变成“线团”,缠在了锭子的头儿上。有时我睡一觉醒来,还能听到纺线车的嗡嗡声音。

“捻子”成为线团,又见妈妈拿着一个“工”字型的木玩意,妈妈把它叫做“线柺子”。她手握中间木杆,上下左右翻动柺子,把线缠在柺子上。再捋下来,线就成了一把一把的。

再后面就是“浆线”的工序,母亲用稀糊面浆把线浆匀,以增加线的韧度。再进行“倒筒”、“撴线”“染线”、“经线”等七八道工序之后,母亲就开始将经好的长线装上织布机。这其中有一道“撴线”的工序很有意思。母亲叫来邻家“织女”,两个人拉住长约七八米的线的两头,有节奏的将身体向后摆动,把浆的线拉扯开来。那协调的动作,煞是一道风景。那景致,只有在农村才能看到。我常常是看着妈妈把那一坨一坨线撴完才离开。

关中华县大地的织布机分为两种,一种叫“平机”,一种叫“腰机”。“平机”是经线搭机,脚踏线板,上下分离经线,线梭(纬线)通过分离的上下线空间,再用“紧挡”把线梭供给的纬线推实。新布织成后,就紧卷于布轴。“腰机”则是将挂线的另一头,用绳索缠绕固定在织布者的腰上,反复给梭织布的机子。两种机子相比,“平机”要稳固和便于操作。

就说这两种机子,我家还都没有。要织布,妈妈还要到别人家的机子上借机去织。每当新织粗布下机,母亲都要把布叠平成摞,又是一棒槌、一棒槌将布捶展,这才完成了织布的全过程。

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话,我倒觉得,若改为:“孩子身上衣,妈妈皆辛苦”,倒也是挺合适的。

农村人穿大布衣服,那真是现代人说的:“纯棉”货。你还别说,这种大布的确易吸湿,透气性能也好呢!难怪现代人穿腻了毛料和丝绸后,到处找棉含量多的布料呢!

关中人自己做的大布单裤和大布棉裤很有特点,那就是:腰宽裆大,穿脱方便。后来的小孩子们形容这种大布做的大裆裤,还有一首自编儿歌逗趣,那就是:“关中'大裤裆’,打仗不用枪,发现两个美国佬,就往裤裆装”。

记得有一年国庆节,县上举办大型庆祝活动,我所在的重点小学被确定为学生游行队伍,那时,我们是多么高兴啊!很多城里的孩子,都由妈妈陪到商店购买时兴的条绒上装。我家经济不宽裕,妈妈连夜给我和哥哥做了有竖纹的大布衬衣。虽说比不上城里孩子的条绒新衣那么洋气,但煤油灯下,妈妈为我们赶制新衣的情景,我还记得清楚。穿上大布新衬衣,也高兴得喜笑颜开。

几十年过去了,我真是赞赏像我妈妈一样的“织女”们。自古到今,这一代一代的“织女”们,为了家人的生计,在努力,在辛苦。还是她们,创造了棉织工艺和早年的棉纺织文化。每年七月七鹊桥相会的织女,我们谁也没见过,但身边的“织女”,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怎能不赞颂她们呢!

从过去说到现在,尽管后来的市场上的精纺细棉布料、机制纤维布料、毛织布料、丝质布料等琳琅满目,但关中农村的大布棉纺始终是没有停止过的。七十年代,我回岳母家探亲,大姑子姐还特意送给我们大布床单,作为礼品。别具关中风情的大布床单,我们很是喜欢,回来就铺在了床上。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度推进,关中的土布制作工艺又有了更新的发展。尤其是几个县建立了大布制作的公司。这些公司生产的大布出口量甚至很大,连老外都喜欢上了关中的大布。

有一家大布制作中心,其“布艺简介”这样写道:“大布布艺由农村织布巧妇组成,在传统织布工艺上进行技术更新,原料上萃取上等优质棉花,经过五十多道工序纺织而成。鲜艳耐看,花型多式,图案雅典温馨,手感柔软舒适,古朴大方”等等,几句朴实且时尚的“简介词”,道出了关中大布的创新与发展。

如今,关中华县人还把大布的制成品作为礼品送人,连包装盒都特别精美。我到某单位业务考察,这个单位送我的漂亮大布床单,我好几年了还舍不得铺用。

现在,大布与细布布料一样,既能制作漂亮的床单被罩,又能制作成各种色彩交织的衬衣外套。大布商店里的几款小孩的连衣裙、超短裙还特别“惹眼”呢!

我有几次回家探亲,听说我爱人的小弟媳红红就是新式大布纺织队伍中的一员。她经过了专门的纺织培训,她制作的大布交给制作中心,中心付给她丰厚的报酬。我们逗趣地称她是新时代的巧手“织女”。

关中华县大布发展到现在,我觉得,它起码不应该再叫做“粗布”了,应该为它“正名”。

作者简介:杜明科,华州镇杜堡村人。中国报告文学月刊“特约作家”。

文章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杜明科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郝鹏

(0)

相关推荐

  • 饶阳县令要审老柳树,咋回事?

    老辈子满清嘉靖皇帝末年,饶阳县年头不济,有些财迷的郎当公子成了做贼的,见了值钱的东西,就往手里抓闹.县城东部岗子村一庄稼老儿,家里织了几+匹白粗布,想在县城染房里染染,多卖个钱儿,量(买)点红高粱,- ...

  • 戏说“娘花”老粗布

    事物的发展.人们的追求总有一个怪圈,到了一定程度似乎还要回到起始的状态.这难道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吃是这样,人们吃腻了催熟的肉蛋奶.保鲜果蔬,又想回归自然,追捧乡菜野味.穿也是如此,过去人们对涤纶.迪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红梅】妈妈的织布机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21 妈妈的织布机 文/张红梅 前几天姐姐家要拆房,收拾屋子的时候,从一堆旧家具底下清理出了妈妈的织布机.姐就给三哥打电话,问要不要了,这也算父母给你留 ...

  •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连载之:织布

    刘东方<家乡回望>系列国画作品:织布 家乡回望系列之<织布> (图文/刘东方) 三十几年前的淮北农村,纺线织布在乡下是很流行的.自家种植的棉花,自家纺的线,全是纯天然,顶多是到 ...

  • 七仙女和老粗布的传说

    博兴老粗布为什么像彩虹那样五彩缤纷,据说这还是七仙女带给博兴人的精美色彩.原始做法.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就发生在现麻大湖畔的博兴县. 汉孝子董永,出生在千乘董家庄(今博兴县陈户镇).他从小母亲就去世了, ...

  • 布艺手绘日历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组布艺手绘日历.原作者画功很棒,在布料上画的非常漂亮还特别逼真,看起来真的是特别舒服令人喜欢.小伙伴们如果有合适的颜料,比如专门画布料的一种纺织颜料或者丙烯颜料,可以尝试去画画布艺作品 ...

  • 织布 文/嘟嘟

    织布 小时候家家种棉花,首先自给自足:织布做衣服,做被子,铺的,棉袄,棉裤,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是啊,冻坏了可麻烦了. 织布得用织布机.一个队里没几台,轮着用,借着用,那家伙规模宏大,机关重重,又是得蹬 ...

  • 关中华县流传的童谣赏析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关中华县流传的童谣赏析 作者:杜明科 前不久,我的一位在陕西工作过的朋友,饶有兴趣地在网上发了几十篇华县人长期流传的儿歌童谣,使人读后赞美于耳,感受颇 ...

  • 汉·新皇帝王莽赏赐金钱·大布黄千珍罕

    汉&#183;新皇帝王莽赏赐金钱&#183;大布黄千珍罕

  • “中华九大仙草”之肉苁蓉

    唐代开元年间的<道藏>把:"肉苁蓉.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的人参.百二十年的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 肉苁蓉" ...

  • 饼子五行大布龟蛇七星剑花钱

    饼子五行大布龟蛇七星剑花钱,36.5  3.2明代花钱传世美品 厚重无毛病!

  • 浚县大伾山,八丈大佛七丈楼

    浚县是河南省鹤壁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大家都知道天地之中河南历史沉淀多,浚县就是其中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大家也知道中原大地上一马平川山丘少,但在浚县县城里却有两座相望而立的小山峰,一座叫大伾山, ...

  • 绿春县大水沟乡:万亩“黄金叶”吹响乡村振兴号角

    绿春县大水沟乡:万亩"黄金叶"吹响乡村振兴号角 绿春县大水沟乡:万亩"黄金叶"吹响乡村振兴号角 近年来,绿春县大水沟乡始终把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尽快让农民 ...

  • 省级示范新农村|汝城县大坪镇谭屋村

    汝城新农村的建设,让每个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些崭新的面貌,尤以大坪镇谭屋村最为出名.带着这样一种新鲜好奇,我以一个路人的身份来到了这里. 来谭屋村,可以选择从井坡方向这边进,也可以选择 ...

  • 汉末新王莽大布黄千方裆大型版铜钱包浆极品

    汉末新王莽大布黄千方裆大型版铜钱包浆极品

  • 中华九大仙草

    中华九大仙草是"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野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苁蓉"的并称,出自唐代开元年间的<道藏>. <道藏>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