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取代匈奴鲜卑南下草原,拓跋复兴慕容韬光养晦
相关推荐
-
鲜卑族的起源以及迁徙,兼叙东北地区的族源关系
鲜卑民族是我国古代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远远超过此前的其他游牧民族,从东汉开始形成鲜卑族,到最终融入汉族前后历经700年,他们在中原地区前后建立过代国-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以及 ...
-
宇文氏东迁时间及与拓跋鲜卑的关系
摘要:宇文氏是魏晋时期东部鲜卑的重要一支,因史料缺乏,其早期的部落起源与发展进程存在诸多疑点.根据对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的考察,宇文部在西晋太康初期(280283)东迁进入辽西以前 ...
-
曾经称霸一方的匈奴鲜卑契丹来自哪里,如何崛起的,后来去了哪里
匈奴.鲜卑.契丹都是曾经称霸草原的游牧民族,只是他们称霸的时间不一样而已,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游牧民族,都生活在北方的草原上,最为重要的是,三个游牧民族一度都被汉化,只是汉化的程度不一样. 三个游牧民 ...
-
公元281年,鲜卑慕容崛起
公元281年,西晋王朝完成统一后的第二年,东北边境突然爆发了一场不起眼的小摩擦.一直以来很是恭顺的鲜卑慕容部突然发难,袭扰辽西的昌黎郡,晋军防备松懈,吃了不小的亏.这种边境摩擦在汉魏时期司空见惯,可这 ...
-
激荡四百年:慕容氏和拓跋氏还在蛰伏,西晋已经手忙脚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2篇 西晋的朝堂闹剧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来看一看北方游牧民族在干什么. 为了和五胡乱华这个大概念相统一,我将它们统称为胡族.而此时的胡族之中,最为强大的 ...
-
#历史# 鲜卑极简史汉朝的正北方是匈奴,...
汉朝的正北方是匈奴,匈奴又称"胡","胡"的东面就是"东胡". 东胡分两半,鲜卑与乌桓.(注:乌桓后来被曹操所灭) 东汉之时,南匈奴内附,北 ...
-
宇文氏是匈奴还是鲜卑
在东汉.三国之前,还没有关于宇文氏部落的记载,直到北匈奴被东汉击败西迁后的魏晋时代,中原人始闻其名. 中国史学界认为,北匈奴人在逃走过程中分化出来一些比较疏远的部属,这些人经过与鲜卑人通婚杂居后,重新 ...
-
激荡四百年:丧家之犬慕容宝南下又北上,最终殒命龙城郊外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22篇 短短一个月内,慕容宝先嚷嚷着去讨伐库莫奚部,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南下,麾下将士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一些人甚至铤而走险.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二 ...
-
激荡四百年:北上龙城后燕内讧加剧,慕容隆惨死父子刀兵相向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16篇 慕容宝既走,中山无主,百姓人心惶惶,连东门都没来得及关闭. 拓跋珪打算连夜进城,冠军将军王建一心想要抢劫,以担心士卒偷盗府库中的财物为由,请求 ...
-
激荡四百年:东晋内讧屡屡丧师失地,慕容恪病逝前燕危机隐现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57篇 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七月初七,东晋朝廷以会稽王司马昱为琅琊王,以司马昱的儿子司马曜为会稽王. 前面曾说过,琅邪王在东晋有特殊的含义,是储君 ...
-
激荡四百年:东晋北上遇阻姚襄归降,慕容恪大战冉闵狂人谢幕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38篇 桓温虽退,对建康造成的震动却是巨大的,尚书左丞孔严向殷浩进言道:"近来人心失望,不知您将如何安抚?我认为应该明确官吏的职责,就像汉朝 ...
-
激荡四百年:崔毖发动三国联军围剿,慕容廆轻松化解称霸辽东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73篇 前面说到慕容廆在平州招抚流民,收纳人才,让慕容部蒸蒸日上,隐然成了北方的一片乐土,让东夷校尉崔毖心里很不爽. 说起来,崔毖出身清河崔氏,是中原的 ...
-
激荡四百年:王弥图谋石勒被反杀,慕容廆平定辽东收人心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2篇 洛阳和长安相继沦陷,晋朝在中原最大的势力只剩下苟晞.石勒既存争霸中原之心,也必须要灭了他. 永嘉五年(公元310年)九月,石勒先进攻王赞于阳夏, ...
-
激荡四百年:前秦前燕东晋三国争霸,慕容俊暂时占据上风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49篇 升平元年(公元357年)七月,前秦大将军.冀州牧张平派遣使者到东晋请求投降,司马聃授予他并州刺史的官职. 张平本是石虎麾下将领,担任并州刺史, ...
-
激荡四百年:拓跋氏雄主迭出奠伟业,乘虚而入北魏大举南下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98篇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四月初二,拓跋嗣封皇长子拓跋焘为太平王,拜相国,加大将军.这一年,拓跋焘仅十四岁. 拓跋焘出生时,体态容貌就与常人大不 ...
-
激荡四百年:元修下定决心逃离洛阳,高欢恼羞成怒南下阻止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57篇 放完狠话后,中军将军王思政担心高欢恼羞成怒下愤而出兵,对元修道:"高欢之心昭然若揭,路人皆知.洛阳不是英雄用武之地,宇文泰心向皇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