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花苑第五届全国文学大奖赛497 我的外婆 | 王明霞

作者简

我的外婆

王明霞

昨夜小儿又发微热,我已是昏昏沉沉病了好几日了。午夜醒来,想他必定口内干渴,强驱睡意,起来喂他喝水,又哄他慢慢睡着。自己却一时睡意全无了。
听着窗外呼呼风声,不知怎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想起外婆,首先浮上脑海的是那满头的银发和那双苍老的手。
外婆今年是七十几了?或者八十几?我竟记不得了。她的头发是早在好多年前就全白了的,白的很彻底,连半根黑灰的也无。或许是微胖的缘故,她的脸上尚且饱满,皮肤也还舒展。不感冒、不犯腰椎病的时候,俨然是个精神很矍铄的小老太太,颇有些“鹤发童颜”的形象。
然而,她的手又分明是一双暮年人的手了:苍老、干枯、削瘦。土黄的表皮覆在毫无脂肪的骨骼上,皮下血管、青筋纤毫毕现。那是一双典型的农村老妇的手,是一双终身煮妇的手。那双手抚摸你的时候,你触到的是劳作的残影,是岁月的留白。
记忆中有关外婆最多的画面,便是她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围着灶台,上下忙碌的身影。去外婆家是一定要吃饭的。小时候是住下来,连着吃;长大后外出求学,寒假也要去住个几天;工作了,嫁人了,就再没在她家留宿过了。但只要去她家,必定要吃上一顿饭才走的。
外婆一辈子在灶台边忙碌,没有节假日。我们回去的日子,便是她的“节日”。那天中午,她一定系上围裙,大展身手。那双枯瘦的手,切起肉来,竟比我有力多了!挥起铲子来,也丝毫不知疲倦。一把铁铲,上下翻飞,不多时,便张罗出了一大桌美食,色、香、味、量都很可观。一声“开饭”,我们便鸟雀扑食般团团坐满了一桌。大家庭里吃饭,拖儿带女,活像打仗。好吃的肉菜快吃光时,才有人发现外婆没在桌边。找一圈,她果然又躲在一旁的小凳上,碗里多半只有少量的菜。她这才被我们七嘴八舌,强拉着请上桌,坐着陪我们慢慢吃。她总是这样,人一多便不上桌,非把座位给小辈留着……
记忆再往前拨,在我最初拥有的回忆里,便有外婆。那时她还没有现在这样衰老,头发尚还有些麻黑的。那时的她除了要操持家事,还是个干农活的好手。
我的奶奶早逝,留下四个儿子跟我爷爷相依为命。我父亲排行老二,虽已成年,但还未成家。爷爷替他操办了极简单的婚事后。便令他和也已成家的大伯分了家出去单过。家贫,我出生后不久,父亲便外出谋生,留我给母亲一人抚育。而母亲下地农忙时,便只好把我往外婆家里塞。母亲是外婆的第一个孩子,我也是外婆那边第一个孙子辈。彼时,两位姨妈尚未出嫁,还有个每日只需上学的舅舅。他们应都是极心疼我、宠爱我的吧。不然,我长大后怎么还那样爱往外婆家跑呢?
因此,从襁褓中开始,我的大半个童年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六七岁起,我就跟着外婆田间地头到处跑。扯过秧苗、割过水稻、捡过棉花、拔过萝卜、点过大豆、浇过大粪……
外婆,是种菜的行家。她种的菜水灵、旺盛,果实累累。巴掌大的地方,也能种出十几种蔬菜。番茄、辣椒、茄子、豆角、南瓜……结果的时候一茬茬、争先恐后的往外冒。家里吃不完便送人:王家十来个番茄,潘家一把豆角,章家一筐辣椒,南瓜嘛,一家一个。乡里乡亲,几乎都吃过外婆种的菜,吃过的人都夸外婆手真巧、心更善……
或许心善手巧之人都爱整洁。外婆是极重体面的。从穿衣到饮食,无一事无一物不拾掇的齐整干净。那一头银白的发,总用一个老年人专用的黑色简易发箍向后箍起,紧紧绾成一个小髻。她的衣衫可旧不可破,连袜子她也从不穿破的,破的必定细细缝补好再穿。一年到头当煮妇,灶台上几十年如一日的整齐有序,干净敞亮。她常说:“我过不得邋遢日子!”出门做客更是要把自己从头到脚收拾利落,不大方得体不出门。
熨帖了一辈子、勤劳了一辈子,为别人着想了一辈子的外婆,却只给自己留下了一身的病。现在她的身体就像一架年久失修的机器,到处都是毛病。她育有三女一儿,三个女儿虽都嫁的极近,但各有家庭儿女。今年老大老二跟随女婿外出务工,老三在县城租房陪读。真正日日陪在她身边的只剩下最小的儿子。而我的舅舅也早已是两个小子的爹,终日为生计奔走忙碌。身体康健时,外婆还能帮舅舅一家做饭洗衣。一旦病痛来了,舅舅只好放下一切事务,送老母亲去医院看诊。所谓看诊,也只不过吊吊水、拔拔罐,暂时缓解疼痛而已,想根治是再也不能了……
工作这些年,我虽次次回家,必给她带些小吃食。滋补品、衣物等也都买过,过年也给她包个小小红包。但却很悲哀地感到:终有一天,外婆所能吃进的不过只有药品而已。而当她每每遭受病痛之苦时,我甚至不能守在她身侧……
唉!外婆待我,养育之恩深似海。我羽翼未丰,她却已年迈,我不能报之以万一!
惟愿时光再多些慷慨,放任那个满头银发的老天使在人间多勾留几年,让我们这些力量微弱的后辈能再多尽些孝道,以全养育深恩!

作者简介

王明霞,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语文教师,热爱文字,热爱一切美好事物。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文学百花苑》征稿通知

订阅电话:13343811328(微信同号)

《文学百花苑》2021年1月1日起将以新的面孔出现,刊号为:CN41—0066,邮发代号:35—558
《文学百花苑》新版本式样沿用大16开,约176个页码,每期22万字左右。同等质量稿件,征订样刊者优先发表。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拒绝一稿多投。
2、上刊作品文体不限,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微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投稿后与编辑联系,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主编联系。
5、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主编联系。
关于投稿
杂志、大赛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投稿:128873875@qq.com

《文学百花苑》自2021年元月一日起与河南经济报合作,每年50期,可刊登学术论文、文学作品、人物专访、企业奋斗史及各类广告。河南经济报新闻周刊具有单独刊号及邮发代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国内各地邮局皆可订阅。欢迎合作洽谈。

文学百花苑作家联盟
2020年12月28日

春牛短诗七日赛

大赛要求
1、参赛限投1首,限20行内(标题、作者、空格不超过25行),新诗、旧体诗词均可。作品要有诗味、有内涵、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简练、有佳句、有技巧。
2、所有参赛稿件,必须是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参赛作品自已要认真检查好有无错别字后再投稿,刊发后平台不负责纠正。
3、收稿时间:即日起开始收稿,周一开赛,每周限一首参赛作品,截止日期另行通知。
4、获奖条件:自然点击量不低于300,打赏金额不低于20元
5、本赛事入选名额不限,无稿酬,打赏资金不返还(用于邮资及赛事管理)
6、口水诗不入选,退回全部打赏资金。
7、最后一贴发出7日后统计,获奖作品在河南经济报刊发,送样报两份,往期杂志一份,免邮费。
投稿加主编微信:shuai_pengju
大赛评选规则
1、点击一个点,留言20字以上五个点,赞赏一元十个点。
2、自然点击量低于300点不入选。
3、打赏金额低于20元者不入选。
提示:来稿须注明短诗赛字样
投稿专用邮箱:1258873875@qq.com

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2月28日停止接收稿件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经济报·《文学百花苑》杂志社决定举行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4月1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九十,评委占百分之十。90+10=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次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4月1日开赛)到2021年2月28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经济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1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与会者表演自制节目及互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河南经济报·文学百花苑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21年1月1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