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证

芍药甘草汤证其一

四嫂(十一月十三日) 足遇多行走时则肿痛,而色紫,始则右足,继乃痛及左足。天寒不可向火,见火则痛剧。故虽甚恶寒,必得耐冷。然天气过冷,则又痛。眠睡至浃晨,而肿痛止,至夜则痛如故。按历节病足亦肿,但肿常不退,今有时退者,非历节也。惟痛甚时筋挛,先用芍药甘草汤以舒筋。

赤白芍(各一两) 生甘草(八钱)

拙巢注:二剂愈。

芍药甘草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老妈(二月七日) 右足行步不良,此有瘀滞也,宜芍药甘草汤以疏之。

京赤芍(八钱) 生甘草(四钱)

【按】挚友张君挚甫客居海上,雇有年老女佣一人,方来自原籍浙江黄岩,未越半月,而病已七日矣。其病右足拘急,不能行,行则勉强以跟着地,足尖上向,如躄者然。夜则呼痛达旦,阖家为之勿寐。右足踝骨处又因乘轮擦伤,溃烂不能收口。老媪早年尝有所谓疯气之疾,缠绵三年方愈,自惧此番复发,后顾堪虞,嗒然若丧,哭求归里。挚甫怜之,亟来请诊。余细察之,右胫之皮色较左胫略青,乃疏上方。方成,挚甫以为异,亲为煎煮。汤成。老媪不肯服。曰:服之无济也,吾年前之恙略同于此,三年而后已,今安有一药而瘥者?强而后进。翌日复诊,媪右足已能全部着地,惟溃烂处反觉疼痛。余即就原方加生甘草二钱,使成六钱。炙乳没各八分,外用阳和膏及海浮散贴之。又翌日访之,老媪料理杂务,行走如健时。及见余,欢颜可掬,察之,右胫青色略减,溃处亦不痛矣。挚甫率之,长揖共谢。曰:君之方,诚神方也,值廉而功捷。余逊辞曰:我不能受君谢,君当致谢于吾师,吾师尝用此而得效也。然吾师将亦曰:我不能受君谢,君当致谢于仲师。仲师曰: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也。挚甫略知医,曰:有是哉!执此观之,今人以本汤为小方,不屑一用之者,非也。或姑信而用之,而药量欠重,不效如故,致用而失望者,亦未达一间也。然则究竟芍药之功用为如何?吾友吴君凝轩曰:芍药能活静脉之血,故凡青筋暴露,皮肉挛急者,用之无不效。善哉,一语破千古之奥谜,酸收云乎哉?

芍药能令足部之静脉血上行,使青筋隐退,步履如旧者,此芍药甘草汤中芍药之功也。患桂枝汤证者服桂枝汤后,其动脉血既畅流于外,使无芍药助之内返,岂非成表实里虚之局,此桂枝汤中芍药之功也。虽有自下达上,自表返里之异,其属于静脉一也。

抑芍药甘草汤不仅能治脚挛急,凡因跌打损伤,或睡眠姿势不正,因而腰背有筋牵强者,本汤治之同效。余亲验者屡,盖其属于静脉瘀滞一也。缘动脉之血由心脏放射于外,其力属原动而强,故少阻塞。静脉之血由外内归于心脏,其力近反动而较弱,故多迟滞。迟滞甚者,名曰血痹,亦曰恶血。故《本经》谓芍药治血痹,《别录》谓芍药散恶血。可知千百年前之古语,悉合千百年后之新说,谁谓古人之言陈腐乎?

曹颖甫曰:辛未之秋予家筱云四弟妇来诊,无他病,惟两足酸疼,拘急三年矣。其子荫衢问可治与否,予告以效否不可必,药甚平稳,不妨姑试之,乃为用赤白芍各一两,生草八钱。至第三日,荫衢来告曰,服经两剂,今已行步如常矣。而佐景所用,效如桴鼓者乃又如此,此可为用经方者劝矣。

芍药一昧,李时珍《本草》所引诸家之说率以为酸寒。历来医家以讹传讹,甚有疑桂枝汤方中不应用芍药。予昔教授于石皮弄中医专校,与马嘉生等向药房取赤白芍亲尝之。白芍味甘微苦,赤芍则甚苦。可见本经苦平之解甚为的当,予谓苦者善泄,能通血络之瘀,桂枝汤为解肌药,肌腠为孙络所聚,风袭肌理则血液凝闭而不宣,故必用芍药以通之。然予说但凭理想,今吴生凝轩乃有芍药活静脉之血一解,足证予言之不谬。读《伤寒论》者可以释然无疑矣。

(0)

相关推荐

  • 经方:桂枝去芍药汤(桂枝汤症,有胸满)

    桂枝去芍药汤 [原文]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作者]张仲景[出自]<伤 ...

  • 张仲景耗尽一生打造,群方之首——桂枝汤和它的七个变通用法!

      能关注百草益寿的朋友对<伤寒论>一定不陌生,但是,在<伤寒论>当中,你知道哪碗汤是医圣张仲景排在首位,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给后世的吗?那就是--桂枝汤.   这部汉医经典著作流 ...

  • 治疗一例膝盖肿胀疼痛案

    (作者:韦安理2021-5-5) 一位朋友膝盖肿胀疼痛,不能伸直,走路不便.其他症状:乏力.纳呆,腿疼睡不着觉,舌淡苔白厚,舌下静脉瘀曲.粗黑,不怕风不怕冷不怕热,无口干口渴口臭. [一诊]2021年 ...

  • 芍药甘草汤,治痛第一方

    无论人体上下内外诸般痛症之属寒.热.虚.实诸种病机,此方均堪选用.每用则必大量,芍药(常用白芍,必要时与赤芍同用)30-90克,甘草(常用生者,必要时与炙草同用)15-30克. 头痛配川芎.白芷: 项 ...

  • 经方:真武汤(小便不利,腹痛,四肢沉重疼痛,怕冷)

    真武汤 [原文]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朮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按:一般炮附子即可)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欬者,加五味子半斤,细辛一两,干姜一两 ...

  • 经方:当归四逆汤(手脚寒冷,冻疮)

    当归四逆汤 [原文]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 张仲景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九)

    白朮和附子和桂枝汤的关系,桂枝汤喝下去,能够壮脾阳,加上白朮能够健脾去湿,附子能够收阳,能够壮阳同时,收它的浮阳.阳浮在表面上,要收它的浮阳靠附子,让阳归根,所以在用四逆汤的时候用到了附子. 一般会用 ...

  • 【每日一案】芍药甘草汤证患者第三个病号也...

    [每日一案]芍药甘草汤证患者 第三个病号也叫燕某,是上一个病号的兄弟,男,53岁,这个病号的病情就简单多了,就是浑身抽筋,病人挺痛苦的,不仅手抽筋,脚也抽筋,小腿肚子也抽筋,小便多,脉弦,舌质淡,苔略 ...

  • 『古方新解』芍药甘草汤证论

    芍药甘草汤以腹筋拘挛急迫及一般筋肉组织紧缩作痛为主证.     求真氏曰,以右直腹筋挛急为目的,有此证而腹痛者,或手足挛急不能伸者,均本方所主治也.尾台氏云,治腹中挛急而痛,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挛急甚者 ...

  • 《经方实验录》芍药甘草汤证

    芍药甘草汤证其一 四嫂(十一月十三日) 足遇多行走时则肿痛,而色紫,始则右足,继乃痛及左足.天寒不可向火,见火则痛剧.故虽甚恶寒,必得耐冷.然天气过冷,则又痛.眠睡至浃晨,而肿痛止,至夜则痛如故.按历 ...

  • 《临证实验录》芍药甘草汤证

    姬某,女,50岁.曾病阴虚血崩,经余治愈.今尿频.尿急月余.稍有尿意急需临厕,略迟则失禁,尿时不痛,亦不灼,腰不痛,纳后化迟,大便一日一行.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弱.腹诊:腹皮薄弱,无压痛,惟腹肌紧 ...

  • 芍药甘草汤治偏头痛等急痛证

    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经临床证明,此方对多种急性痛症,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之疼痛,均有较佳疗效.现列举数则如下: 小腿抽筋:表现为小腿肌肉频繁抽搐 ...

  • 芍药甘草汤活用治痛证

    专家: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的230条,主治误汗后伤及阴血而出现的脚挛急不伸之证,药物组成为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方中白芍酸苦入厥阴,敛阴和营 ...

  • 芍药甘草汤加味临床新用--《郭维一老中医临证实践录》

    发表者:赵东奇 芍药甘草汤为仲景方,原载<伤寒论.太阳篇>,治疗误汗后发生的变证.清.程钟龄<医学心语>言及此方可 治腹痛,吴遵程评赞本方为"真血虚挟热之神方&quo ...

  • 芍药甘草汤是临床治疗痛证的重要方剂,虽药...

    芍药甘草汤是临床治疗痛证的重要方剂,虽药味简单,却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治胃痛,腹痛,胁痛,胸痛. 1,芍药甘草汤 芍药15~30克,甘草6~9克. 2,临证之加减 (1)气滞者加香附,降香. (2)血 ...

  •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胃痛胃阴亏耗证

    一.一贯煎 处方北沙参10克 麦冬10克 当归10克 生地黄30克 杞子12克 川楝子5克 功能主治滋养肝肾,疏肝理气.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胸脘胁痛,嗳气吞酸,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弦细弱.现用于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