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民谣 | 孙郁

(0)

相关推荐

  • 向阳而美: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的风物美

    一个人若乐意在地下爬,以为是活下来最好的姿势,他人劝他不妨站起来试走走看,或更盼望他挺起脊梁来做个人,当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我们其所以能忍受,不特是我们要发展,要生存,还要为后来者设想,使他们活在这 ...

  • 【文学评论】邢永红丨飘而不散 淡而有味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邢永红,山西省石楼县人,现任职石楼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曾在<秘书>.<沧桑>.<吕梁文学>.<吕梁日报>.<屈源> ...

  • 一个少年的成长精神史

    ■吴棠侠 作者:吴棠侠 日期:2021-05-29 虚构是不再确信的非虚构 文学批评家王尧完成了一次角色转换,为小说<民谣>的面世准备了二十余年,终于也成为一名小说家.对此,王尧不乏自嘲, ...

  • 《民谣》来自民间,也将回到民间 | 活动回顾

    "到这一部小说,王尧已经获得了一个真正有学位的汉语之子的地位." 5月8日下午,"汉语之子"的民与谣--<民谣>新书发布及分享会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 ...

  • 孙郁:旧岁冷弦

    止庵在六十岁后完成了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受命>,在一些人看来,批评家身份与学者的影子突然有了逆转,深隐的创作才情流出,笔墨中已经诸体皆备,新故交错.读毕此书便觉得,这不是一本热闹的小说,像一 ...

  • 尺牍之热 | 孙郁

    陈独秀的信札 民国学者的尺牍现在热起来了,最受青睐的大约是<新青年>同人的遗墨,它们成了一些收藏者寻觅的对象.文物界向来有公藏与私藏之说,二者近些年都很活跃,诸多鲜见的藏品渐渐走进人们的视 ...

  • 孙郁:鲁迅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选择 | 西东合集

    鲁迅背后的俄国资源,大家都是知道的.讨论他的审美意识,俄国文学占了相当的比重.他所翻译的俄国作家作品数量可观.对其影响最大的是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的传统.从气质层面看,果戈 ...

  • 孙郁评价《堂叔堂》:看到生活的另一种逻辑

    四十多年来,我已经写了不少小说,在小说中也刻画了众多人物.每个人的生命有限,经历有限,写作资源也有限.有时我觉得,自己的写作资源已经使用得差不多了,好像没什么可写了.有一天暮然回首,我竟然发现,那么多 ...

  • 秦曼云‖长篇回忆录《流金岁月》第二十一集,第五个孩子孙郁(海俊诵读)

    长篇回忆录<流金岁月> 作者:秦曼云 诵读:海俊 图片提供:孙小曼                                秦 曼 云 简 介 秦曼云,1929年12月11日出生于旧 ...

  • 《收获》文本 | 汪曾祺的昆明(孙郁)2

    <收获>专栏 "燕京杂记"之< 汪曾祺的昆明>全文原载2011-5<收获> 汪曾祺的昆明(续) 文 | 孙郁 西南联大中文系合影 3 联大有一些 ...

  • 学者孙郁:无智无趣是中国当下文化最主要的特征

    有一种犀利的观点认为,无智和无趣是中国当下文化两个最主要的特征.我以为不无道理,这种观点同样契合当下的散文写作.无智,就是指文章按照别人的思路来写作,没有自己的精神发现:无趣,就是指文字没有温度,文章 ...

  • 读孙郁先生《苦行者》:作家即人生

    读孙郁先生<苦行者>:作家即人生 文/江一   在即将写完<画里人生>这本谈诗画审美的书时,我有幸读到了孙郁先生所写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苦行者>.一口气读完,过程中, ...

  • 孙郁谈汪曾祺:他拯救了汉语

    汪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是很大的,这个贡献相当于李泽厚在哲学界.思想界的贡献,他是在文学界的贡献最大的前辈.他把文学从虚假的.先验的观念为主的文学回到自身.他有烟火气,他能够把民间的疾苦.百姓的冷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