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智慧妈妈给孩子立的10条家规,简单却实用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有规矩”的家庭,不仅能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更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

有位智慧的妈妈给她的孩子立下了这样10条家规,值得所有家长借鉴: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养成的。

第一条

见到人先打招呼

受到别人任何恩惠和帮助

必须口头或者书面表示感谢

做了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情一定要当场道歉。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有礼貌这件事情,有时候是光靠嘴说一说的。

孩子没做到及时地问好或道歉时,父母可能直接忽略,甚至将过错推到孩子身上:“怎么这么没礼貌呢?”

教育孩子要有礼貌,体现的不仅是自身的修养,背后更是站着整个家庭的家教。

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

礼貌和教养不只是干瘪单薄的客套,还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体谅。这考验的不止是情商,还有你的善良。

培养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就是从简单的问候、感谢、道歉开始。

第二条

在公共场合(除可以放开玩的地方)

说话音量控制到不让第三个人听到

做事不能随心所欲

从小学会考虑他人感受。

长时间的火车飞机之旅中,最害怕的就是遇到“熊孩子”了。

“熊孩子”吵闹不休,打扰到别人,如果他还有“熊父母”撑腰的话,更让人苦不堪言。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而父母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引导孩子,遵守社交礼仪与规则。

大家都有享受安静环境的权利,不可以随意打扰到周围人。

这不仅是恪守公共道理,也是孩子踏入社会的必修课。

第三条

不想对妈妈说的话,对爸爸说

不想对爸爸说的话,对妈妈说

但不能都不说。

知乎上有个提问:你为什么不再和父母知无不言?

高赞回答说:因为失去了信任。

如果孩子不信任父母,很多话他都不会再愿意与父母说。在学校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不愿和父母沟通,父母就很难帮助到孩子了。

亲子关系中,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造成孩子不信任父母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没有给与孩子足够的信任。

所以我们不仅要对孩子说:“什么事都可以和爸爸妈妈讲”,也要努力地去重视孩子的感受,少评价、少说教、少指责,让孩子毫无顾忌地诉说她的烦恼。

相信孩子,孩子才会相信你。

第四条

诚实是最优良的品格
不许撒谎骗人
失去朋友、家人最宝贵的信任
会让你后悔一生

每个孩子都有过说谎的经历,而这并不代表孩子品德有问题。

当发现孩子说谎时,父母要找到孩子说谎背后的动机。

很多孩子撒谎,都是因为害怕父母的责骂和惩罚。比如有的孩子成绩没考及格,因为怕妈妈生气,求生本能让他选择撒谎。

说着笨拙谎言的孩子,其实都有一颗脆弱的心。

所以想让孩子诚实,父母要懂得容忍孩子犯错,创造一个“可以诚实”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提前知道说实话不会受到惩罚,说实话是安全的。

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远离说谎的坏习惯。

父母更要身体力行告诉孩子,诚实才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

第五条

如果不能避免打架

不许用工具和牙齿

也不许戳眼睛

除此以外可以狠狠地打

而妈妈则希望你能打赢

当遇到欺凌时只会礼貌谦让的孩子

会成为固定的受气包

孩子之间出现矛盾与冲突是再所难免的,一味教孩子“大度”与“忍让”,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倒不如教会孩子勇敢的说“不”,甚至反抗。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权利。

不教孩子做受气包,也绝不允许孩子成为施暴者。

第六条

捡到掉在地上的硬币可以拿回家积攒起来

但是钱包却不能据为己有

拾金不昧是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我们是唱着“一分钱”这首儿歌长大的一代,现在的孩子却根本没见过一分钱长什么样。

父母要教孩子拾到贵重物品要归还,或者交给警察、相关场所的工作人员等,守住底线,拾金不昧。

第七条

别人真诚款待你吃东西

如果你不喜欢的话

可以说“我吃饱了”

但是绝对不能说“很难吃”

这不是虚伪,而是温暖,更是不辜负他人的好意。

即便你的感受是真的,也不能自顾自表达自己的情绪,不顾忌别人的立场与感受,伤害他人的感情。

太过自我,不能与别人共情的人,不仅会让陌生人敬而远之,也会伤害到身边最亲近的人。

第八条

任何食物都曾是有生命的

绝对不能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正是这种对万物敬畏的观念

才能保留美丽的自然环境。

让孩子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非常重要。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享受每一种食物,珍惜食物的背后,是尊重劳动,也是感恩生活。

教会孩子不浪费粮食,不仅是一种教养,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观念和行动。

第九条

用不着刻意和别人比较

就像名字、长相各不相同一样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才这样丰富和有趣

人生才这样多彩

很多人觉得不幸福的源泉就是喜欢比较。

家长觉得自己不幸,大多也发生在你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小孩打比时。当家长在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时,其实是在肯定别人的孩子,否定自己的孩子。

长此以往,孩子怎能不失去信心呢?

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不将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

然后再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要让孩子知道,人最重要的是自我评价,只有认可了自我价值,诚恳地接受我们原来的模样,才能不活在别人的眼光下。

第十条

当感觉到危险和有必要的时候

任何规矩都不用遵守

因为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在独自遇到坏人和遭遇危险的时候

能够保护你自己的人

就只有你自己

给孩子立再多的规矩,都是在安全的前提下。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当遇到危险时,他可以撒谎,可以大喊,可以打扰到第三人达到求救的目的,可以打翻打烂东西求救。

生命受到威胁时,你不用忍让和退步,自保才是首要的。

有人说,做父母是一场修行。

而教育孩子更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养育孩子,不能异想天开,而是要有理有据。这10条家规,值得所有家长收藏与借鉴。

我们无法完全预估到孩子最后成长的结果,但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指引他走向更好的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