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珍品书画,宁愿保存残脱的旧画也不愿重裱!

古旧书画重裱时要慎重,宜选良工。

历代传世及出土书画作品,或者由于装裱不佳,发生空壳脱落,或者由于在流传过程中被撕断,或者收藏保管不善,或者由于长期埋于地下朽烂叠粘,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如遇屋漏必沾雨水痕迹,如尘土、烟气常熏,则纸、绢画心变黑黄,其墨色暗淡无光,或受潮发霉被虫蛀鼠咬等,以致笔墨污损残缺,糟朽断裂破碎脱开等,无法再悬挂欣赏、研究。

一般年代愈远的作品,受伤程度愈重,这就需要重新装裱。

重新装裱必须经过精心揭裱修复,做到修旧如旧,犹如枯木逢春,才能恢复古书画作品的“原貌”,其功效等同于再次创造古旧书画的艺术生命,并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有益于欣赏收藏,延长古旧书画寿命。

但古旧书画重新揭裱时要慎重,应当请教有经验的良工高手。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所谓'不药当中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前代的书画,经过许多朝代的流传保存至今,没有不残脱的。如果想重新装裱,改换装潢,就像患了重病去请医生医治一样,医生的医术高明,就能随手药到病除,迅速恢复健康;医生无能,病人服了药会误事死亡。所以说:“不用药,保持病人的原状,是中等的治疗,乱用药不如不用药”。

同样道理,古代的书画珍品,没有遇见优良的装裱工,宁愿保存残脱的旧画,以免在重裱时,被劣工揭损裁毁等。)古旧书画重裱如延医治病,这就说明了古旧书画重新装裱的重要性。

需要重新装裱的古旧书画,应采用传统的裱画技术,给以修补装裱,使它能长期保存,这就是对古旧书画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贡献。

如果遇上庸工滥施手术,就能置名迹于死地,故装裱的技艺高低,实系古旧书画艺术存亡的关键。装裱人员只有把技艺提到一定高度,才能把古旧字画装裱得更好,不至将少有的古迹毁于手下。例如在揭裱修复过程中,往往为了使古旧字画干净漂亮一些,便采用漂白粉漂洗。稍有不慎,就会把画纸腐蚀得更加糟朽。这对延存古迹大有害处,很珍贵的古书画,重裱得好,价值可以倍增,重裱得不好就成了废物,切切慎之。

(0)

相关推荐

  • 布融画艺术家宋俊荣

    宋俊荣,艺名"美英",国画.布融画艺术家,祖籍湖北鄂州人,1962年8月出生,师从尹有香大师,学国画,布雕画,布融画,布浆画,世界一绝. 中国烙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布融画艺术家协会理 ...

  • “八大山人”珍品书画欣赏

    朱耷(1626-约1705),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中国画一 ...

  • 古代执行笞刑 为何罪犯要脱裤子?不是为了羞辱

    2021年05月11日 13:48:29 来源:武品文史 11人参与1评论 引读:古人审案断案因为没有高科技的帮助,所以经常要用到酷刑.而刑罚自上古五刑开始,之后经过了多次改革,从原来的动辄枭首.腰斩 ...

  • 古代七大书画名家,每人的传世作品仅有一件,件件都是国宝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7位书画名家,在书法或绘画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中国书画历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他们每个人的传世作品仅有一件,件件都是国宝价值连城. 一.曹 操 曹操,孟德,沛 ...

  • 小宝书画习作保存

    水墨画 手抄报 (春) (夏) (秋) (冬) (人物) (儿童画) (硬笔书法) 疫情征文 --<疫情过后,我最想去的地方>字数:474字 春天来了,春暖花开,美丽的春天却被新冠病毒占领 ...

  • 小宝书画习作保存(2)

    寓言故事系列 英语手抄报 编寓言故事报 马赛克点点画 课文<鹿角与鹿腿>手抄报 徽派屋 美丽的大雪糕 番茄鸡蛋面条 立体老鼠 点点画 动感线条画 恐龙 蛇 鱼肚子里的世界 房间里的猫 我生 ...

  • 古代七大书画名家传世孤品作品欣赏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7位书画名家,在书法或绘画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中国书画历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他们每个人的传世作品仅有一件,件件都是国宝价值连城. 一.曹 操 曹操,孟德,沛 ...

  • 乾隆一心要在民间搜罗珍品书画,满足自己是...

    乾隆一心要在民间搜罗珍品书画,满足自己是个"文化人"的虚荣心,这一心态造福了不少书画家,上有所好,下必行焉,市场上自然就会有很多仿品出现,结果乾隆帝早先弄来的一幅<富春山居图 ...

  • Artlib线上展览 | 墨宝丹青——中国古代经典书画赝品展

    前言 赝品,又称伪作或假画,是指非画家本人实际创作,却谎称是其所作,署其姓名或采用其他方式表明其身份的艺术作品.根据假画制作方式,造假一般分为四种形式-摹.临.仿.造. 据现存的史料记载,书画作伪始于 ...

  • 解读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古代文人的调侃也是脱不了俗

    杜牧,一个年仅49岁的官二代.风流才子,曾给一位13岁的女子写过<赠别>情诗.这样一位才子与友人调侃时,也离不开风情往事. 今天来读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估计杜牧和韩绰关系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