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临床运用体会_中国中医药网
相关推荐
-
浅谈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及乌梅丸在临床中的运用.ppt
浅谈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及乌梅丸在临床中的运用.ppt
-
从厥阴辨治恶性肿瘤的临证思考
zhangruox分享于2014-01-19 05:35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11月第23卷第6期 . 1 OURNALOFNANJINGTCMUNIVERSITYVo 1.23No.6№. 从厥 ...
-
乌梅丸的加减治疗二
根据六经的兼并,厥阴可以兼现很多东西,在六经病中,有两经的兼现最多,就是少阳跟厥阴,兼太阳表寒,重用桂.辛,甚至可以合当归四逆汤,我有个案例治痛经,基本就是当归四逆加用乌梅.黄连之类,因为病人有口苦: ...
-
姚梅龄 | 根治子宫腺肌症,厥阴血分阴阳错杂证解析及论治
编者按:本为源自姚梅龄老师讲课内容:妇人腺肌症"中厥阴寒热错杂证实案分析和问题探讨: 一.腺肌症 1.定义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子宫腺肌病.当具有" ...
-
左寸浮厥阴太阴合病
[中医名家胡希恕百年临床医案--过敏性结肠炎经年治疗无效,寒热错杂证当施乌梅丸痊愈] 患者男,57 岁. 初诊∶ 腹泻.腹痛3年,三年前患肺炎,经住院治疗,肺炎愈,但遗长期腹痛.腹泻,西医诊断为过敏性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_中国中医药网
<伤寒论>第107条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释:伤寒八九天,医者未详查四诊,误以为病邪已传 ...
-
六鲜清暑汤_中国中医药网
组成:鲜金银花60朵,鲜石斛30厘米,鲜荷叶1角,西瓜翠衣10片,鲜扁豆叶10片,鲜薄荷叶10片,绿豆15克(以上7味用水洗净),炒薏苡仁10克,炒麦芽15克. 功能:清热解暑.益胃生津. 主治:小儿 ...
-
消积增食汤_中国中医药网
组成:茯苓15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连翘10克,莱菔子6克,枳壳10克,炒白芍10克,木瓜10克,胡黄连3克,乌梅肉10克,焦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炒內金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运脾消 ...
-
升麻六大功效不可偏废_中国中医药网
升麻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三叶升麻或兴安升麻(北升麻)和升麻的根茎,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胃.脾.大肠经.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之功效.从<神农本草经>至宋代,升麻一直是以解毒 ...
-
女贞子:补肾阴 降血压 蠲痹润肠 扶正升白_中国中医药网
女贞子为木犀科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味甘.苦,性凉,主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乌发明目的功效.女贞子为补益肝肾之名品,临床上运用颇多,近年来,对于本品功效的认识更加深入,可用于治疗高血脂. ...
-
僵蚕:散风泄火,除痰定惊,解郁下乳_中国中医药网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的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其味咸.辛,性平,归肝肺经,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效. 僵蚕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应用时间久远,历代医家 ...
-
麦冬:补五脏之阴,止吐血衄血_中国中医药网
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 补诸脏之阴 本品甘寒质润,不唯有补阴之效,而且有微寒清解之功.故多用于诸脏之阴液阴 ...
-
治皮肤病验方四则_中国中医药网
慢性湿疹:车前草15g,冬瓜皮30g,薏米30g.共同煮后喝汤.吃薏米.每日1剂,7~10天为1个疗程.具有健脾利湿,行水的功效,对慢性湿疹有较好的调治作用. 肠胃型荨麻疹:薏米30g,玉米须(另包) ...
-
龙胆草:治肝胆湿热郁火第一要药_中国中医药网
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与根茎.性寒,味苦,归肝.胆经,有泻肝胆实火.除三焦湿热之效. 清肝胆湿热 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主入肝.胆经,故对于肝胆湿热郁火所致诸病为第一要药.凡肝胆湿热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