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 | 关于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相关推荐
-
茶马古道研究综述
摘要:茶马古道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呈现多学科参与.多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田野调查资料已得到了深入分析,涉及了概念辨析.时空分布.物资贸易与商帮组织.文化交流.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内 ...
-
关于“篆刻学”学科建设与古印文字历史溯源研究的断想
选自 | <西泠艺丛>2021年第6期 总第78期 | 文/莫小不 西泠印社社员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先谈篆刻学科.我们最开始多是讲篆刻,后来在我印象当中,沙老在写印学史的时候,其内 ...
-
林志纯、周谷城、吴于廑三位学者重视从一手材料开展古典文明研究,共同推动世界古典文明史学科体系建立,呼吁填补我国埃及学、亚述学、赫梯学以及西方古典学的空白,他们合作的初衷并不仅仅在于学科建设本身,而是立
世界古典文明史学科的创建及推动者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8-05 13:29作者:张绪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林志纯.周谷城.吴于廑三位学者 ...
-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体育学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吴蕴瑞白手起家,从抓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的编写开始,到引进高水平的师资,重视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呕心沥血,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
礼赞大师|吴蕴瑞:以科学之眼,带人们认识真正的体育日期:2020年02月04日 17:00:24 作者:刘力源 [学术档案]吴蕴瑞(1892-1976),体育教育家.江苏江阴人.1918年毕业于南京高 ...
-
再议“音乐分析学”的学科建设
再议"音乐分析学"的学科建设[1] ◈ 陈鸿铎 摘要 笔者曾于2008年发表了<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 ...
-
求索与探疑: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动力(二)——陈聆群、陈应时二位先生于学科建设的功绩和感怀
作者:洛 秦 内容提要 陈聆群.陈应时教授是我的老师和同事,提携和指引我走上学术道路.与二位先生学术共事的30多年经历,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陈聆群先生是一位中国近现代 ...
-
求索与探疑: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动力(一)——陈聆群、陈应时二位先生于学科建设的功绩和感怀
作者:洛 秦 内容提要 陈聆群.陈应时教授是我的老师和同事,提携和指引我走上学术道路.与二位先生学术共事的30多年经历,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陈聆群先生是一位中国近现代 ...
-
陈春声:学科建设的根本是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培养
5月6日,中山大学召开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委员会工作会,聚焦"十四五"期间学校人文社科学科发展与建设.20位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委员会委员参会并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陈春声书记在总结讲话中从 ...
-
校友会202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排行榜,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
中国哪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最强?哪些高校最有希望入围下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2021年全国高考即将到来,为了给全国考生报考"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
【衡道丨干货】直播回顾:基层病理科学科建设几点体会
从县级医院病理科相对薄弱的现状出发,衡道医学新媒体特开展<县域病理发展之道系列专题--高手主任谈病理科「如何升,才有道」>课程直播活动. 现对上一场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病理科章任兵主任的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