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篆刻学”学科建设与古印文字历史溯源研究的断想
相关推荐
-
娜讲古玺 | 王意娜篆刻作品
目前来讲,我是一个古玺印的学习者还有创作者,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临摹是我们的必经之路,然后在临摹中识篆,而这些篆字的结体.形态变幻多端,取法甚广,导致在创作阶段会有无从下手的情况. 黄宾虹先生在< ...
-
吴松 | 关于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关于滇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吴松 作者简介:吴松,中共玉溪市委副书记,云南大学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这里,首先谈一下建设滇学学科的必要性及意义. " 第一,建设滇学 ...
-
细读《篆刻学》:吉语印
今天内容不多,就只说吉语印. 吉语印并不复杂,就是把吉祥话刻成印,比如祈祷财富.祈祷健康.祈祷禄位.祈祷平安.祈祷顺利等.有关吉语印,邓散木先生讲得也不复杂,就是举例子. (<篆刻学>有关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署押印——古人的“个人签名”
我们接着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这次我们集中说说"署押印": (邓散木<篆刻学>署押印部分书影) 署押印应当起源于古人的花式签名,为了显示承诺或信誉.权威 ...
-
细读《篆刻学》:魏晋六朝印
在现有的篆刻学体系内,西汉.新莽.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都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大时期,被称为汉晋南北朝时期,也就是我们说的汉印印风时期,但邓先生在他的<篆刻学>里将魏晋六朝印 ...
-
古印文字的辨识方法
古玺的文字奇诡难识.变化万方,风貌绚丽多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正在为越来越多人所发现.接受与借鉴.而这一切的得来,首先取决于先秦工匠的自由创造精神与工艺水准的游刃有余:其次是没有后来的自上 ...
-
细读《篆刻学》:如何选择性地临摹古印
接着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读章法部分的"临古"部分,这是邓散木先生所谓的第一种章法分类. (临古章节) 学篆刻必须临印,尤其以临摹古印最为重要.但邓先生的话也有道理 ...
-
张明:根植古印里,风从砚边来,他的篆刻空间古意盎然!
今天,录斋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浙江籍青年篆刻家,张明. 与我们以往推荐过的篆刻家相比,录斋简单概括张明兄之特色如下哦: 张明兄印路广,无论明清流派,还是秦玺汉印,皆有涉猎,故印风面貌多样,你若往下欣赏便 ...
-
细读《篆刻学》:“印文”的统一与篆刻实务中字典的选择
<篆刻学>全书的最后,下编的第五节,邓散木先生归纳了几条"賸言",賸,同"剩",余留下来的,也就是说,这部分内容是没有办法归入前文的各种杂项内容,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