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旭晨||想起儿时看电影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小时候,真穷,真苦,基本上没什么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唯有看电影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那是一段沸腾的岁月,刚到半后晌,大队的高音喇叭就吆喝开了: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今天晚上大队要放电影,放电影…反复吆喝好几次,虽然音调不高但事情重要。正在地里干活的大人们直起腰板擦擦汗,娃娃们却像疯了似的东奔西跑,传递着看电影的消息,连树上的鸟儿也给惊飞了。我们这些正在学校里上课的孩子,哪还有心思听老师传道解惑,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心想着快点放学,好抢占一个有利的位置。天一擦黑,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了,呼爷喊娘,拖儿带女,拿着凳子马扎,从四面八方赶到大队院,眼巴巴地坐等开映。去得迟了的,搬几块石头或砖头当坐垫,也有把鞋一脱塞在屁股底下当坐法的,再迟的挤不进去,只能站在银幕背后去看了。

开映前,先由大队分管宣传教育的干部讲话,讲几句抓革命促生产丶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丶农业学大寨、批林批孔丶形势大好而且越来越好之类的开场白,人们东耳进西耳出,根本不当回事儿。一开头,必看的是杂技英豪或新闻简报,几个红五角星闪过后,是毛主席会见西哈努克亲王丶宾努亲王等亚非拉穷朋友。那时真奇怪,世界上还有比中国还穷的国家,中国这些穷朋友真穷真黑,莫非连块肥皂也买不起,咋不好好洗把脸呢。

那时候看得最多的是革命样板戏,杨子荣丶李玉和丶小铁梅丶洪常青丶阿庆嫂等英雄人物千孔一面,如雷贯耳。男主人公英俊潇洒,浓眉大眼,女的不施粉黛,平胸剪发头,补丁挂肩上,不过唱词相当经典好听,气吞山河,热血沸腾。至于那些座山雕丶王连举刁德一丶南霸天之类的坏蛋,都是贼眉鼠眼面目狰狞的,让人恨之入骨。还有巜地道战》丶《地雷战》丶《南征北战》丶《渡江侦察记》丶《闪闪的红星》丶《英雄儿女》丶《艳阳天》丶巜金光大道》丶巜春苗》丶《决裂》,千篇一律高大全,开头或很苦或很落后,经过激烈的斗争交锋,到结尾处阳光普照,革命者总能赢得胜利。我们从电影里学会了不少道白:不许动,举起手来!缴枪不杀!向我开炮!高家庄的高,实在是高!今天我们讲讲马尾巴的功能!不过也有少数外国电影,有阿尔巴尼亚丶南斯拉夫丶印度丶前苏联的,比国产的片子好看耐看,看了开头绝对想不到结尾,有《列宁在十月》《宁死不屈》《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流浪者》等等。朝鲜的巜卖花姑娘》里的姐妹俩太悲惨了,那歌唱得如泣如诉,让人看得直流眼泪。国产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是长春电影厂拍摄的故事片《青松岭》,讲的是青松岭大队的青年社员秀梅丶大楞等人在模范饲养员张万山大叔带领下,与破坏生产的富农分子钱广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片尾歌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真提神: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哟一一叭叭地响哎一一哎咳依呀,赶起那个大车出了庄,哎哎咳哟…长大后才知道,饰演饲养员大叔的是李仁堂,唱这首歌的叫蒋大为。

有时候,片子紧张,放映队就先到奇村放映,人家毕竟是公社所在地,然后才来村里,不少人等不上回家了,小孩子早就睡了一觉了。好在我们村东头前街上有个叫张银全的,他娶的是我们小巷里的有鱼姑姑,先在市里光明电影院后在电影公司任职。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好影片,他就让放映队到南高先放,邻村上下羡慕得直叹气。银全姑父和放映员有时候坐马车或手扶车来,有时候骑着大摩托来。他一到大队,就被大队干部请进了队部办公室,倒水递烟,嘘寒问暖。他有个特点,眼里充满血丝,还爱眨眼,大概是熬夜累的。

开映前,放映员把一束光打到银幕上调角度和亮度,淘气的孩子们就把手放到机子前,做出各种飞禽走兽之类的手势照在银幕上,鸟呀狗呀的别说还真像。有时候断片了,新放映员不熟悉,半天接不好,人们就开始起哄叫唤。有时候放咉得好好的,突然停电了,漆黑一片,手电筒丶马灯乱照,骂公社管电的电管站,也骂电工。小伙子乘机往姑娘堆里钻,摸人家手儿,揪人家辫子,遭到一顿臭骂,脸不红心不跳的,反正没电谁也看不清楚。电影散场了,就半夜时分了,收拾东西的,哭爹喊娘的,议论的,撞了争吵的,丢了东西找寻的,不绝于耳。

看电影,有文化的看个门头脚道,不懂的看个红火热闹。最提心掉胆的是那些搞对象的青年男女,偷偷摸摸躲在人群背后,悄悄地拉着手,不说话,不看银幕,光想心事,心咚咚乱跳,看到对方眼里是两汪湖水,纵身一跳淹死也心甘情愿。最高兴的是那些卖瓜子的小贩子,天没黑就赶到了大队院入口处,摆个桌子放个马灯或电石灯,一毛两毛的都卖,故意把秤杆提得高高的,让买者高兴。见有大人领着小娃娃过来,吆喝得更起劲了,小孩子便走不动了,哭着喊着央求着,大人心一软,多少得买点,小贩便乐了,把一张张票子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最可怜的是那些打扫卫生的,散场了还得拿把大扫帚收拾残局,如果运气好,还能捡个毛数八分,算是意外之喜了。最倒霉的是那些平时不敢乱说乱动的被管制的四类分子,站在人群最后面,还得保持一言不发。记得有一回放映电影前放那个新闻纪录片时,有个四类分子和边上的人说,毛主席下巴上长了个痦子不好看,被检举揭发诬蔑伟大领袖,电影一散,连夜批斗,被整了个半死。

在南高与奇村的中间地带,驻扎着52930部队的一个营,平时戒备森严,老百姓根本进不去。营房里每个周末都要放映电影,傍晚时分,一听到传来吹号声和拉歌声,就知道要放映电影了。我们十几个小娃娃集合在一起向营房进发,到了门口,哨兵不让进。我们就死磨硬缠,说我们是南高村的,胆大的还说你们占着我们的地喝着我们的水还洗着我们的温泉,还有的说军民团结如一人看看电影行不行,应允进去以后乖乖地不乱跑,看完就回家。哨兵请示首长后,就放我们进去了。大多是战斗片,冲啊杀呀的,我们男孩子爱看,挺带劲儿的那种。等放映完了,我们扯开嗓子唱着歌儿回家,为的是给自己壮胆。还没到巷口,就扯开嗓子喊开了,一溜小跑,其实大人早就在大门外等着了。第二天一到学校,我们就绘声绘色地讲给女同学听,她们脸上充满了羡慕之情,我们自然骄傲好半天。

电影散场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的快乐也降下了帷幕。背负着电影里的梦想,我和我的伙伴们走向了外面更大更远的世界,远比电影里描述的更具体更漂亮更鲜活。而当年放映电影的银全姑父的老伴已去世,他也步入了耄耋之年,身体很硬朗,大概因了青壮年时四处奔波脚力好的缘故。往事如烟云,让人唏嘘不已,有些电影看着看着就忘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老了。

我对看电影情有独钟,上高中时,我写的《勿忘我花年年开》发表在《电影介绍》上,这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变成铅字,轰动了全校。其实,这篇文章只有88个字,还得了五元稿费呢。就是这个小豆腐块儿,托起了我的文学梦和影视梦。到电视台上班后,我坐在电脑前,翻看老电影,却一点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从此基本上不看什么电影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驻忻某部采访时,偶遇著名的军旅作家石祥同志,这位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将军作家非常谦逊,和我边吃饭边聊天。我说我非常喜欢您的《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等作品,石老师说,电视丶电影和文学创作一样,不可能剥离开政治,与时俱进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我始终铭记着石将军的教诲,喜欢上了编剧和歌词创作,创作并拍摄了微电影《双面人》《县长给俺一笔钱》《老万进城》,还为百年名校忻府区东街小学作词创作了校歌,广为传唱。

委实讲,看电影是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没心没肺,无忧无虑,一场电影能让我们激动好多天,和过年穿新衣服放鞭炮差不多。其实,人生就像小时候看电影,充满看点,充满精彩,也充满期待!

作者简介:栗旭晨,山西忻府区南高村人,现任忻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荣获山西省第五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金质奖章,著有文集《跨越》、散文集《梦里花落》《梦里花开》。

留言之窗

*栗旭晨||毛主席从忻州走过
*栗旭晨|| 忻县"六大富商”的兴衰
*栗旭晨||  大杨树的前世今生
*栗旭晨||  白求恩在忻州的日子里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在作品推出一月内支付。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

(0)

相关推荐

  • 我看电影的历程(上)

    电影于我而言,这辈子的经历太丰富了,现在要是说给孩子听,孩子会觉得是天方夜谭. 我出生以后就有电影,那时候乡下的电影是跑片,即公社的放映员过一段时间从县里拿一部电影片下来,然后是各个大队.各小队轮流放 ...

  • 小时候的露天电影

    灵璧记忆 吃派饭 文/刘培银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是农村露天电影盛行的时代.那时的人们没有电视看,没有手机电脑玩,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是吃过晚饭后走东庄窜西庄地看电影.看毕电 ...

  • 栗旭晨||黄士元俘捕伏法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散文||八十年代的露天电影

    八十年代的露天电影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物.风貌与特色:每个人的童年,也因着出生的时间.地点.家庭条件和环境不一样,都有每个人童年难忘的故事.而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农家孩子来说,在八十年代的 ...

  • 记忆犹新的露天电影

    说起看电影.看视频,现在的年轻人都感觉不在话下,谈恋爱的可以去电影院亲密地看电影,千百万家庭可以在家里随时打开电视机看电视,更有人手一机的智能手机提供了人们随时随地在手机上看电影.看视频.看新闻.看笑 ...

  • 短篇小说 || 苏景文:位 置

    位  置 文|苏景文 这个潭坑村,形如南岭山脉中一个巨大的天然坑,抬头望,每天日出有些晚,因为东边雄浑的雪峰山阻挡:南边五峰山伫立,北边只是矮一点的山梁,半弧形地把潭坑村包围住,只留西边一个窄窄的豁口 ...

  • 栗旭晨||攉石盆的传说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京畿旧事:看电影

    晚上,宽阔的场地,上有漫天的星斗或朗照的月光,不用花钱购票,无需排队检票,不用召集,无需催促,无数的男女老幼自动涌向这里.他们或坐或站或蹲或卧,目力都交集于前方正方形白色幕布上.那上面如魔法一般,不断 ...

  • 【征文013】短篇小说:电影下山 (上)

    电 影 下 山 文//白杨 1 七里沟共有七个村庄,与槐树庄一山之隔却分属两县,从七里沟的龙泉河村上了三里坡就是幸福公社的槐树庄,虽然七里沟与槐树庄分属两县,但七里沟的七个村庄距幸福公社很近,村民们出 ...

  • 栗旭晨|| 追思河帅栗毓美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栗旭晨|| 忻县抗日义勇军建立前后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栗旭晨||蒲阁寨围困战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栗旭晨||忻县同盟会会员闪耀三晋大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栗旭晨||忻县解放初期剿匪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栗旭晨||愿承甘露润苍生

    愿承甘露润苍生 文/栗旭晨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中写道: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在全国诸多称之为甘露寺的寺庙中,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河北邯郸广府甘露 ...

  • 栗旭晨||栗公中和传

    栗公中和传 文/栗旭晨 栗公中和者,晋北忻府区奇村镇南高村人也.贱为布衣,贵乎无争.贫为农夫,富在有德.公生于1928年6月,卒于2019年8月,享耄寿九十有二. 公生之年,遭逢战乱,连年大旱,贫穷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