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的意义
01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然,教师节不放假,不发钱,不搞庆祝,只有来自学生的祝福与理解:老师,你辛苦了!
老师,教师节快乐!
……
好像就这样,老师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我的朋友圈里好多老师们在心满意足地炫耀来自学生的祝福,不过,这确是对老师们最大的肯定与支持了。

而最初的向往是因为因为老师们可以用粉笔头准确地砸中小朋友的头,这让我觉得很神奇,便觉得当老师是一种很好的职业了。
直到上了中学,因为初中的奇葩班主任对我的职业规划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便觉得当老师并不是一件多么让人向往的事情。
然而,上了大学,稀里糊涂研究生毕业,设想了各种职业,投了无数份简历,但收到的回复大都和教师相关,比如西部某大学,比如某某大学的海外部,比如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位,对了,还有一个公务员、编辑,却最终选择了做一名辅导员。


大家都天真地以为辅导员就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就是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学生谈谈话就好了。
然不是如此,只有做了辅导员才知道辅导员的辛苦,身兼数职,要上课要下宿舍,要谈话要处理纠纷,要做表要协调人际关系,要去医院要下乡,反正,在学校里你能想到的,我们都做了。
但是,依然很尴尬,身份很尴尬,因为辅导员是老师吗?
新生刚一入校,我就收获了很多名字,导员,辅导员,指导员,教导员,范导等等等,甚至过教师节有学生说:导员,虽然你不是老师,但是依然祝您教师节快乐!
我们怎么就不是老师了呢?
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教育部的文件不是明确规定,辅导员是教师和行政双重身份吗?
你们这些熊孩子,怎么不看看文件呢?
然而,不光熊孩子,好多大人也不看,或者是看了也当没看到,我就无能为力了。
谁让我们是双重身份呢?谁让我们干了那么多千头万绪的事情呢?

感觉,这个职业所有的认同感都来自于这一天。因为这一天,你会发现,那些你觉得可恶的熊孩子都变成了可爱的宝贝们。

昨天,上课,我问学生为什么选这门课,有学生说:因为是你上课;
前天,我曾经无数次想放弃却最终没有放弃的学生发来短信,他说,老师,我给你邮寄了教师节礼物,不知道教师节是不是可以收到,都是我们公司自己生产的。想起他的过往,感慨万千;
大前天,一个学生说:老师,这学期我没有挂科呢,谢谢老师关心;
今天,无数个祝福穿过手机屏幕,他们是毕业的学生,在校的学生甚至是外校的学生,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说:觉得老师十年如一日地对待繁琐的工作,深感佩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