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66岁的农村老中医说:带状疱疹...

12年前,66岁的农村老中医说:带状疱疹,是湿热内蕴发于皮肤导致的。多年来,这8味药,我屡试不爽。

四个月前,门诊来了位带状疱疹患者,男,54岁。他说自己刚开始左胁肋部长了带状疱疹,接受完西医常规治疗后,疱疹就消退了。

但疼痛感依然存在,尤其到了晚上,疼痛感更甚。没想到后来疱疹又从腰上长了出来,在亲朋好友的建议下,他决定找位中医好好看一下,多方打听后,来到了我这里。

除此,我还发现他脉象细滑而数,舌苔黄腻,舌质红。

经过诊断,我发现他这是由于湿热内蕴导致的带状疱疹。治疗上应以清化湿热为主。

遂开方:金银花、赤芍、黄连、法半夏、龙胆草、黄芪、三七、柴胡。

开这个方子的思路,我主要将它概括为:

1.泻火解毒——黄连性寒,归胃、肝、心、大肠经,可以清热燥湿;半夏可以燥湿化痰,二药与金银花、龙胆草合用,可以清热、泻火、解毒。

2.活血化瘀——赤芍可以散瘀止痛、清热凉血。三七可以活血定痛、调节免疫力,二者为伍,可以活血化瘀。

3.疱疹的发病区域,处于肝胆经之间,所以方子中,我用柴胡来引经,将解毒凉血、清化湿热的药引入肝经,这样整个方子才会有更好的疗效。

患者用药一周,就找到我说,自己腰间的带状疱疹消减了不少,也没有之前那么疼了。之后,我又帮他调理了两次,每次我都会随症加减,对该方进行略微地调整。前后花了25天,他之前的所有症状消失,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行医多年,我发现临床上,带状疱疹属于湿热证型的患者还真不少,当然,它还有别的证型,比如说气滞血瘀型、脾虚湿盛型等。

上面的方子,其实是12年前,我在江苏无锡一个小山村义诊时,一位当地的老中医教我的。这么多年,经过我的临床实践,我发现这个方子真的很有实用性。

所以,在此将这个经验以及方子分享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共同提高。但我需要说明的是,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未经辨证,患者不能自行胡乱用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