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的一首七律,开篇措辞委婉,最后两句更意味深长

(0)

相关推荐

  • 唐 刘禹锡《竹枝词·其一》今韵

    唐 刘禹锡<竹枝词·其一>今韵 一君木子 竹枝词·其一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竹枝词&g ...

  • 七律 知音

    ***************** 七律  知音 文/格林 比肩随踵觅知音,孰解悠扬伯牙琴. 发白非凡夸意气,颜红更好弄胸襟. 时来富贵朝霞暖,运去穷通夜雨侵. 门下元无冯子铗,幕中自有谢安吟. ** ...

  • 一诗一贬,不走寻常路的“诗豪”刘禹锡

    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 古诗词 季 秋凉离愁   伤春悲秋本常情, 为添新赋强说愁. 秋天,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凉,就成了秋 ...

  • 彩云易散琉璃脆

    曾经有很多人伤害过我:曾经的老板,曾经的房东,曾经的朋友,最后我都原谅了他们.不是因为我心胸宽广,而是因为我没有让他们认错的能力. --罗玉凤 1 唐诗读的最多,背诵的也多,往往囫囵吞枣的东东,记得的 ...

  • 李商隐这首七律,开篇就充满温馨,最后14个字更耐人寻味!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 ...

  • 刘禹锡的诗一向振奋人心,只有这首不一样,从开篇到结尾句句伤感

    刘禹锡的诗一向振奋人心,传递出来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这与是他的个性有关,为人豪爽有侠客之风,正是这样的一种个性,让他的作品与众不同.其实刘禹锡的一生是很悲惨,尽管很有才华学富五车,但是由于早年间参 ...

  • 黄庭坚的一首七律,起首就引人入胜,最后两句更意味深长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0-08-06 古代学子经历了十年寒窗之苦,一朝金榜题名,心中虽然欢喜,但也有一丝担心.唐代科举制度中即使中了进士,也不一定可以入仕,还要经过吏部的再次选拔,而其中可以顺利 ...

  • UC头条:袁枚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仅是最后两句,就令人醍醐灌顶

    人生短暂,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又非常繁多,于是急躁情绪就会不断滋生.但是古人说得好,欲速则不达.俗话也道,性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杯好茶,慢慢品味,才有滋味:一首老歌,静静欣赏,方懂真情. 点击加载 ...

  • 黄庭坚诗酒寄情,这首诗笔调温婉,最后两句更是描写细腻

    2020-01-21 有时候一首诗家喻户晓,但人们不一定能背诵全文,而只是记住了其中的精彩诗句.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虽然全篇描写都很精彩,但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陶渊明的一首诗,淡泊明志,最后两句更是耳熟能详

    陶渊明是魏晋时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许多作品都很朴实,但其中的一些佳句却仿佛晶莹圆润的珠玉,令人爱不释手.唐代韦应物.宋代苏轼等人,都曾学习和模拟他的诗风,虽然学不到陶的境界,却彰显出陶诗风格独特,也广为 ...

  • 郭沫若的一首七律,开篇就气势恢宏,最后两句更显构思精妙

    品诗赏词 发布时间: 20-05-1010:40文化领域创作者 咏物诗贵在要有寄托,咏物要不粘滞于物.所谓托物言志,因物寄兴,是自<诗>三百篇以来的诗歌传统.例如贺知章的<咏柳> ...

  • 范仲淹的一首七律,语气委婉,更彰显出恬淡襟怀

    暮暮复朝朝,岁月催人老.时光仿佛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不知不觉,就走过了无数个春秋冬夏.有人壮心不已,却力不从心:有人身心俱疲,更是贫病交加. 虽然唐代诗人刘禹锡晚年依然高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但 ...

  • 南宋才女的一首佳作,措辞委婉,却值得欣赏

    宋词是祖国的文化瑰宝,宋代也涌现了无数杰出的词人,其中既有超凡绝尘的大文豪,又有名不经传的小人物.也许是宋代特殊的文化氛围,还出现了很多女才子,诸如李清照.朱淑真,以及更多的三流作者,都为后世奉献了许 ...

  • 黄庭坚不多见的一首七律,想象丰富,尾联更值得反复诵读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0-11-13 文学作品就像一次次灵魂的探险,又似一回回思想的跋涉.作者在极短的诗行中表达出丰富的内涵,却需要读者能神游冥索,去探寻作者所暗示的情境. 有时作者会化用典故, ...

  • 杨万里的一首绝句,开篇用情至深,后两句更富有哲理

    3月10日 诗歌不仅能够传情达意,也可以表达抽象道理.哲理诗发韧于中唐韩愈一派,发展于晚唐诗人,到了宋代更成为一种流行的诗风.韩愈的很多作品散韵并用,叙议兼备,把哲理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