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一首七律,起首就引人入胜,最后两句更意味深长
相关推荐
-
黄庭坚很有争议的七律《登快阁》,南宋词人称是小人语,却入选语文课本多年
在很多诗词爱好者的印象中,诗这一文学体裁在唐代达至巅峰后,便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即便是和唐代并称为我国诗词史上另一座高峰的宋代,也主要是以词见长,在诗方面成就并不高.实际上这种印象有点先入为主的嫌疑,一 ...
-
黄庭坚以上的七世祖
我祖黄庭坚自言:"七世祖以上无考."所以我家可靠可信的血缘始祖起于七世祖,七世祖以上的世系为后人所补,分成两派:一派以江西.湖南为代表:一派以浙江.云南为代表.这两 ...
-
黄庭坚的仕宦之途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23岁的黄庭坚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宦之途. 但是黄庭坚的仕宦之途并不顺,两次科考才中选,中选后的黄庭坚在官场上多次被贬,直至贬死. 黄 ...
-
黄大临(百度百科)
黄大临 黄大临(1041-1105),宋代词人,字元明,号寅庵,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双井村)人.西汉丞相黄霸后裔,北宋朝散大夫黄湜之孙,北宋著名诗人黄庶之长子,北宋大文豪黄庭坚之兄,绍圣间为萍乡 ...
-
黄庭坚诗酒寄情,这首诗笔调温婉,最后两句更是描写细腻
2020-01-21 有时候一首诗家喻户晓,但人们不一定能背诵全文,而只是记住了其中的精彩诗句.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虽然全篇描写都很精彩,但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张籍的一首七律,开篇措辞委婉,最后两句更意味深长
刘禹锡是广大读者非常熟悉的诗人,他的很多作品流传千古.诗人虽然才华横溢,可是由于性格秉直,他的一生却极其坎坷.有一次刘禹锡被贬到和州,朋友张籍得知这一消息后,知道对方内心一定非常难过,很想去看望一下. ...
-
UC头条:袁枚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仅是最后两句,就令人醍醐灌顶
人生短暂,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又非常繁多,于是急躁情绪就会不断滋生.但是古人说得好,欲速则不达.俗话也道,性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杯好茶,慢慢品味,才有滋味:一首老歌,静静欣赏,方懂真情. 点击加载 ...
-
陶渊明的一首诗,淡泊明志,最后两句更是耳熟能详
陶渊明是魏晋时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许多作品都很朴实,但其中的一些佳句却仿佛晶莹圆润的珠玉,令人爱不释手.唐代韦应物.宋代苏轼等人,都曾学习和模拟他的诗风,虽然学不到陶的境界,却彰显出陶诗风格独特,也广为 ...
-
黄庭坚的一首七律,全篇情真意切,颈联14个字更是雅丽精绝
2019-08-08 古代诗歌在唐代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准,宋诗在唐诗的基础上既有传承和借鉴,也有很大的创新与进步.谈到宋诗,自然会提到王安石.苏轼.陆游.杨万里等,但其实黄庭坚更是一位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大 ...
-
黄庭坚的一首七律,情景交融,颈联更是充满理趣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0-10-14 收录于话题 #黄庭坚70 #七律128 人生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却波浪滔天.穿梭在茫茫人海中,很难寻找到一位知己:徜徉于滚滚红尘里,时 ...
-
黄庭坚不多见的一首七律,想象丰富,尾联更值得反复诵读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0-11-13 文学作品就像一次次灵魂的探险,又似一回回思想的跋涉.作者在极短的诗行中表达出丰富的内涵,却需要读者能神游冥索,去探寻作者所暗示的情境. 有时作者会化用典故, ...
-
黄庭坚的一首七律,思深笔健,富于哲理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0-11-30 一首诗凝聚着诗人的很多心血,不仅要深入生活实地调查,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思考,而且还要善于精心提炼.取舍素材.作者在很短的篇幅中,要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就需要反 ...
-
黄庭坚的一首七律,颔联化用杜甫名句,却推陈出新,更有言外之意
2020-12-09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他主张点铁成金,喜欢采用僻典.精炼生词,也经常押险韵.作拗句,但其对后世却影响深远.黄庭坚非常崇敬盛唐诗人杜甫,他对这位前贤的学习和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