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人:《万象》转型的启示
相关推荐
-
写纽约疫情的人 日记戛然而止
[留美学子] 第1790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净土与纯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 导语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任何人的死亡 都是彼此的损失" 纽约兰兰开始了她的 [疫情 ...
-
艺文志|姜德明:柯灵与《开明》
作家与读者都离不开书店与出版社,早期的书店与出版社多为作家经营,并出版社刊.店刊宣传自己的出版物,加强与作家和读者的联系.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刊物叫<开明>.很多作家与开明书店发生了不解之缘 ...
-
投稿,发表,稿费
写了文章总归是要投出去才有可能发表,与读者见面. 我投了二十多年的稿,现在却有些懒得投,或羞与投稿了.分析原因,大约是投稿这件事做得时间太长了,有些生厌.投出去便怀着些期待,报刊用自然好,不用且无回音 ...
-
随笔:好作品的标准该变一变了!
看自己曾经写的作品,时常有种骄傲的心理,觉得写得不错啊,不错啊,不错啊,怎么缺少读者呢?读者也忒没眼光了罢!我想,抱怨是无益的,造成这种局面,大约与纯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少了有关:另一方面自己也未必真的就 ...
-
刘增人:《臧克家序跋选》及其后记
1988年秋冬,青岛出版社的王永乐先生辗转托人找到我,说是他们汇编的"琴岛文库"中,有一本是<臧克家序跋选>,他们去北京找臧老推荐人选,臧老却建议由在青岛的我来承担.既 ...
-
刘增人:初识臧老
1978年春,北京还相当寒冷.我跟随山东师大查国华老师去北京,名义上是查阅资料,实际是去"蹭会".当时,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现在改为首都师范大学)三校联合编写&q ...
-
刘增人:叶圣陶与开明风度
书林张一军,乃今二十岁: 欣茲初度辰,镂金联同辈. 开明夙有风,思不出其位: 朴实而无华,求进勿欲锐: 唯愿文教敷,遑顾心力瘁? 此风永发扬,厥绩宜炳蔚. 以是交勉焉,各致功一篑. 堂堂开明人,俯仰两 ...
-
刘增人:叶圣陶长江漂流记
1945年12月25日下午,叶圣陶奉老母,携妻孥,偕开明同人及其眷属共五十多人,登上了开明书店雇用的两艘木船,结束了前后八年的旅川生涯.足足盼了八年,抗日战争,千回百折,终于胜利了,他们急切地盼望着 ...
-
刘增人:创建青岛现代文化的平台《避暑录话》——王统照在青岛之三
1935年夏,王统照从上海回到青岛,一则避暑,二则胃病发作,须回家中调养.恰值许多文朋诗友齐集青岛,大家文兴袭来,相约出一份同人刊物,略抒心曲.于是说办就办,7月14日,一张崭新的文艺副刊<避暑 ...
-
《再塑生命的人》的教育启示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选入了海伦·凯勒的文章<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选自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章记述了安妮·莎莉文老师与之接触的三件事. 一件是初次见到老师时,"一 ...
-
刘增才‖论楹联组织的亲民性
论楹联组织的亲民性 论楹联组织的亲民性 刘增才 随着楹联事业的发展,很多地方都建有自己的楹联组织,一般称学会,也有的称协会.有的学(协)会办的好,风生水起,有的学(协)会日渐萎缩,有名无实.成败得失, ...
-
非马非驴汤给人的教训和启示
单位:易县中医医院 作者:王海龙 近日与师兄共同学习时,被一则误案吸引,读后深感震惊,不胜唏嘘.感念其警醒意义重大,不揣冒昧,简要阐述. 引用误案:宋道援回忆误治案,选自贺学林先生所著<医林误案 ...
-
贾宝玉的“你放心”三个字给人很大的启示
文/归途如虹 现代人表白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说"我爱你".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们一见如故,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可是,贾宝玉从来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