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用药四十则

以下名医临证用药是历代中医传下来的,在传递过程中可能有走形,欢迎大家在评论里讨论!1、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2、缩尿益智桑蛸 (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丸胜在平和)。3、疏肝莫忘麦芽 (我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4、闭经还须归芍 (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5、崩漏海蛸茜草 (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6、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7、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8、肝随脾升,胆随胃降。9、百病挟痰。10、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11、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12、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13、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14、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15、痛则不通,通则不痛。16、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17、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18、脾气喜升,胃气喜降。19、脾喜燥而恶湿。20、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21、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2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23、百病生于气。24、久病必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25、久病必瘀。26、诸厥固泄,皆属于下。27、久病先针足三里。28、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29、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30、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31、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32、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33、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34、上下交损,当治其中。35、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36、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37、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38、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39、汗药宜早,下药宜迟。40、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I 版权声明:

(0)

相关推荐

  • 师传中医笔记(秘)

    水火烫伤是生活中难免发生的意外事件,烫伤常常会引发剧烈疼痛,处理不当很容易感染或留下疤痕,我曾在<烫伤烧伤验方汇集>中记载了很多烧烫伤治疗药方,大家可以借鉴使用.毛冬青(血栓闭塞用毛冬青, ...

  • [卷五\火病脉证第四十九] 附方

            清心莲子饮     (和剂)治心虚有热,小便赤浊.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甘草(炙,各一钱半)石莲肉白茯苓黄(蜜炙)人参(各七分半)水二盏,煎一盏.水中沉冷.空心温服.发热加柴胡 ...

  • [卷五\喘急脉证第四十八] 附方

    [卷五\喘急脉证第四十八] 附方          仲景麻黄汤     (见第十六)     香苏散     (宝鉴)治水气虚肿,小便赤涩.陈皮(去白,一两)防己木通紫苏叶(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 ...

  • [卷五\霍乱脉证第四十六] 附方

            仲景通脉四逆汤     <伤寒论>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今用治 ...

  • [卷五\呕吐反胃脉证第四十五] 附方

            仲景大半夏汤     (见第二十)     仲景生姜半夏汤     <要略>云∶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胸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半夏(半升)生姜汁( ...

  • [卷五\泄泻脉证第四十四] 附方

            五苓散     (见第十七)     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噫气吞酸,面黄肌瘦,体倦节痛.常自利,常发霍乱.反胃等证.苍术(去 ...

  • [卷五\痰病脉证第四十二] 附方

            和剂倍术丸     (见第二十二)     仲景苓桂术甘汤     (见第十六)     和剂青州白丸子     治男妇手足瘫痪,风痰壅盛,呕吐涎沫,及小儿惊风,妇人血风.半夏(生七两 ...

  • 老中医临证用药经验总结

    肝气向上向外疏泄不足,用柴胡舒肝解郁: 肝气向上向外疏泄太过,用白芍收敛肝气: 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用丹皮.栀子清郁火: 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用石决明牡蛎镇肝潜阳: 肝邪横逆犯胃肝胃不和,用四逆散疏肝和胃 ...

  • 77岁国家级中医:研究黄褐斑四十余年,我总结出1张祛斑处方

    自古以来,中医一直深受老一辈人的信任,主要是因为中医诊断方式并不是像西医那样,依赖各种设备来检查身体,更多的是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人所患的疾病. 近年来,中医在黄褐斑方面的研究也 ...

  • 八十六岁中医看上去像四十岁,他说自己爱吃3碗饭,从来不做1件事

    从医六十多年的王绵之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大家,江苏省一个中医世家的第十九代传人,主要擅长生活方面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内科.妇科以及疑难杂症,特别是养生方面,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王绵之老先生一直活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