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如何阅读一本书》(附全书思维导图)

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根本不懂阅读。如果你之前没读过这本书,强烈推荐加入阅读书单;如果你之前读过,没关系,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去读的好书(文末附上了全书的思维导图)。

00 关于阅读在作者看来,阅读的目标是要读得好,而不是要读得广。而好的阅读,一定是主动的阅读,也就是能提出问题来,并且你能回答这些问题。浅的层面,你读后得知道这本书说了什么?其中又分为主题概述和详细内容;深的层面,把书的内容和自己的认知or经验进行关联。比如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自己是怎么看待的,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哪些指导和借鉴?等等

MindMaster制图一键体验 MindMaster 思维导图edrawsoft.cn/mindmaster/

作者提出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分别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并且鼓励读者想更高的阅读层次迈进,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01 基础阅读这个层次的阅读要求比较低,简单来说,就是能认字,读起来比较流畅,不会被文法结构阻碍住。02 检视阅读检视阅读的特点在于强调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阅读。比如大家拿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时,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可以先按照下面5个步骤来略读,目的是帮助你们快速把握全书结构和部分精华:1)先看书名页,然后再看序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看书中索引,评估议题的范围;书皮上的出版者信息4)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阅读篇章摘要(不用从第一页看起,不然每次翻开都是第一页)5)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注意书本(以及章节)的结尾是否有总结(很多时候直接看总结,可以更快把握全书精华)ps:有很多读者表示看不下去《如何阅读一本书》,没关系,头一次面对这种难啃的工具书时,先从头到尾快读一遍,做到“不逗留”和“不倒退”阅读即可。03 分析阅读接下来是进阶的分析阅读。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先检视这本书,知道自己在读的书籍的种类,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实用工具书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谈的是阅读的四个层次,鼓励读者想更高的阅读层次迈进,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纲要(全书/部分)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者拟定了纲要,以写出一本好书。而你则要拟定你的纲要,才能读得明白。在拟大纲的最后阶段,就是要知道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你可以用纸笔或者思维导图软件,写下构成一个论述的所有主旨。8)根据主旨,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当你跟作者达成共识,找出他的关键主旨与论述,分辨出如何解决他所面对的问题,你就会知道他在这本书中要说的是什么。第三阶段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但我们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批评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证明作者不合逻辑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03 主题阅读在阅读之前,这个主题就已经被确认了,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单,《如何阅读一本书》可以是其中的一本。然后检视浏览这份书单中的所有书,确定哪些章节与你的主题相关。注意:你和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主旨,因为不同的书对相同的阅读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述,比如略读、跳读、skim等等,说的都是一回事。在总结作者论述的时候,一定要用这套中立的语言,而不是作者的语言。当然,对于同一问题,不同作者的观点可能也会有冲突,我们进行主题阅读要做的就是,确定我们想要了解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下。在这些冲突的观点中,可能有一个是完全真实的,而其他的则是虚假的;也有可能双方面都只是表达了整体真理的一小部分。这需要阅读者自己做出判断。自主判断的过程,就是加深自己对议题认知和理解的过程。最后,附上《如何阅读一本书》精读思维导图,来源:MindMaster导图社区作者@禹逸雄如果图片不清晰,可以点击图片“查看原图”,或者点击下方传送门直接查看导图源文件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 思维导图mm.edrawsoft.cn/template/14632

点击查看《如何阅读一本书》高清导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