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化肥渠"

桥盟记忆"化肥渠"
文/田园时节雨

在桥盟村南,曾经有一项农田水利工程,村上人俗称"化肥渠"。

所谓"化肥渠",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化肥厂排出的废水,用来灌溉农田的渠道。

"化肥渠"除了桥盟村之外,朝歌镇三海村也有一道,它直接由化肥厂里排出,不需再用机器排灌,可自流进入农田。因当时淇县化肥厂占用的是桥盟村和三海村的土地,所以享有利用化肥废水灌溉农田的权利,非这两个村莫属。

1973年,淇县开始筹建化肥厂。在化肥厂正式投产之后,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氮氨成分,利用之会增加土地的含氮量,可减少化肥施用量和用电量,降低生产成本。当时,三海村最先搞起来了,给桥盟村带了个好头。

桥盟"化肥渠"从化肥厂煤场的东北角引出,然后向东,穿越了京广铁路、107国道和赵家渠,总长达到3500米,可灌溉桥盟村南和村东平原地带上的1500亩土地,为改善农田水利有效灌溉发挥了积极作用。

"万事开头难。" 桥盟村的"化肥渠"工程量在人力用工上也是巨大的,为了提高渠道效率最大化,3500米长的渠道要全硬化,在经过农田路口、河道、铁路涵洞、107国道和赵家渠道等诸方面,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路搭桥,也经历了一番很大的周折。

在这么长的渠道进行硬化,要用石块是不可能的事。如用石砌,需要开山,道路全是坷坎不平的土路,那时村上还没有拖拉机,要用马车或人力车拉,简直是太难了。

面对诸多问题,村党支部召集各生产队长商量对策,集思广益。经过多次论证,作出了一个家家有行动、人人作贡献的决定。

这个决定就是由大队出资买水泥,每个家庭按人口算,向每人发一袋水泥,利用桥盟村北的赵家渠,凭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地取材,自筹砂子和石子,自制水泥石块,每人6块,每块长宽高都有统一标准,水泥石块要经过质量验收,合格才行。

"人心齐,泰山移。"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各家各户的自制水泥石块先后完成,为下一步建硬化渠道做好了关键一步。

1975年秋收秋种结束之后,进入农闲时节,桥盟村轰轰烈烈的冬季农田水利建设建"化肥渠"开始了。各个生产队分段施工,终于在冬季上大冻之前竣工了。

"化肥渠"被用于农田灌溉,解决了当时因缺电不能正常浇水问题,也适当增加了庄稼的含氮量,但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容易造成小麦贪青晚熟,甚至倒伏,水温过高,还会造成死苗。若与机井排水结合,则功效很好。

桥盟村"化肥渠"的建设,是桥盟人的艰苦奋斗史,是桥盟人为改变农业落后面貌而战天斗地的一个缩影。"化肥渠"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桥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在老一代人心中是永存的。

(2021年5月18日初稿,完成于5月31日)





(0)

相关推荐

  • 临桂四塘乡田心村,一个不断演绎的田园往事:老桥、老农和老牛

    阳春三月春雨不断,又到一年春耕农忙时节.走进广西桂林临桂区四塘田心村,没有拖拉机的喧嚣轰鸣,这里依然保持着水牛耕田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景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状元桥是田心村的代表景观,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旺沟泉

    桥盟记忆旺沟泉 文/田园时节雨 在1980年以前,在现在的太行大道桥盟段的西南侧,曾经有一个人工开凿的池塘,被桥盟人约定俗成地称为"旺沟泉",也有叫"万股泉"的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上)​

    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上) 文/田园时节雨 建国七十多年来,桥盟村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农家子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用知识改变了命运,让教育成就了未来,为改变家乡面貌和从事祖国建设,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中)​

    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中) 文/田园时节雨 1969年春,村上在村西北隅的一块荒凉的瘠薄地块,大约有六七亩地,选址建设新的学校,结构为砖木.瓦房.           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村党支部集思广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下)​

    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下) 文/田园时节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桥盟村集体经济也开始好转起来,决心再另选地址,建一所上档次高质量的教学楼. 原来的第二所学校因距村庄较远且偏僻,学校校舍也比较陈旧老化,校园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丫”字街

    桥盟记忆"丫"字街 文/田园时节雨    图/苏清银 1991年,桥盟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村庄初步规划,旧房大拆大建,人们期盼已久的拆旧房建新房以及想得到宅基地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村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之东大坑

    桥盟记忆之东大坑 文/田园时节雨  在桥盟村东头,出了京广铁路涵洞,在与107国道这段距离北侧,曾经有一个很大的池塘,北到赵家渠防洪大堤,被桥盟人俗称为"东大坑".         ...

  • 田园时节雨:​桥盟人种瓜记

    桥盟人种瓜记 文图/田园时节雨 转眼又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这使我不由得想起桥盟村人曾经种瓜的情景. 在开革开放之前的大集体时代,桥盟村多年来就有种瓜的传统,因为它是生产队重要的一项经济收入,比传统的种 ...

  • 田园时节雨:​赵家渠的前世今生(上)

    赵家渠的前世今生(上) 文/田园时节雨 过去赵家渠,今日沫水园,短短数三二载,旧貌换新颜.            看到了今天的沫水园,让我想起了从前的赵家渠.时过境迁,赵家渠的前世今生,无一不在向人们 ...

  • 田园时节雨:​赵家渠的前世今生(下)

    赵家渠的前世今生(下) 文/田园时节雨 上世纪六十年代未至七十年代之间,为了保障夏季因雨涝造成的赵家渠中下游村庄和农田的安全,在县水利部门组织领导下.桥盟公社负责建造的红卫水库,阻断了洪水下泄,消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