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之三二、自知者明,不失其所
相关推荐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81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信实, ...
-
名言一:“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苏格拉底) 名言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费孝通的身上,凝结了三四十年代知识精英的智慧与道德勇气,而他的文化遗产似渐失去传人. 29岁时,费孝通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江村经济>.整整四十二年之后,这本薄薄的小书,令已 ...
-
道兰书局:风水古籍《卜居秘髓》图解二卷.明万历近山书舍刊本
<卜居秘髓>题造福散人辑.全书分前集(图解)上下卷,前有熊维尧撰题卜居秘髓引.论阳宅总断.阳宅大游年.新增上中下三卷,前有袁世振撰题卜宅书引.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择地造居.阳宅宫星等.此书应为 ...
-
道经之三、不上贤,不贵货,不现欲
帛书校订本: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白话通译本: (世人都 ...
-
道经之二、名可名,非恒名
帛书校订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出处及意思
摘自<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解释: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
-
金一南教授引用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金一南教授引用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
知足者富,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
-
「明夷卦」之六二爻辞“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破解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释字(词): 左股 <增韵>:"左右定位.左右之对,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汉时依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 ...
-
《筮吉肘後經二》明朱權著
《筮吉肘後經二》明朱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