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印章文化
相关推荐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
篆刻艺术四十多年来是前所未有的繁荣 文汇报记者 李纯一 . 韩天衡四岁写字.六岁刻印,在方寸之间徜徉近八十年.他对篆刻艺术的感知.他在作品之外的心声,日前具化为一场展览,呈 ...
-
方寸之间有大美 陈俊珺
. 方寸之间有大美 解放日报记者 陈俊珺 . 近日,"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开幕. 印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包含着印章.印谱.印材等多个方面. 本次展 ...
-
1984年,浙江篆刻家的一次乌镇聚会
在我书柜众多的印谱中,有一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茅盾笔名印集>,由沙孟海先生题耑,浅蓝色的封面上有云卷云舒的纹样,下面是白帆点点,小桥人家,给人江南水乡的联想.印集收录了文学巨 ...
-
金石铭史|倾注了钱君匋近20年心血的革命印谱——《长征印谱》
9月17日,秋高气爽,由西泠印社.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君匋艺术院.钱君匋艺术研究馆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西山雅集·金石铭史--钱君匋< ...
-
收藏界新宠:明清时期的印章文化,带你细细品味!
识篆字,养底气 历代印章所用的文字基本上以小篆为标准,前有大篆.金文.甲骨文,后有秦篆.汉篆.缪篆.鸟虫篆等,都能在小篆里找到联系,因此小篆是鉴赏者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其实篆字不过是古人的平常字体, ...
-
明清时期的印章文化,带你细细品味!
识篆字,养底气 历代印章所用的文字基本上以小篆为标准,前有大篆.金文.甲骨文,后有秦篆.汉篆.缪篆.鸟虫篆等,都能在小篆里找到联系,因此小篆是鉴赏者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其实篆字不过是古人的平常字体, ...
-
明清时期的书斋文化
明清时期是我国书斋史上的鼎盛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这些都为人文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些"耕读世家"."书香门第" ...
-
品读 | 明清时期的书斋文化
明清时期是我国书斋史上的鼎盛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这些都为人文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些"耕读世家"."书香门第" ...
-
众流归海——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原创大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110余件(套)绘画、造像、雕刻及文学图像,呈现明清时期和谐共生、融会贯通的中华文化群像
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展长沙开展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3-19 09:14 "众流归海--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原创大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邓霞 摄中新网长沙 ...
-
跟着历史地图游八闽,认识18万年福建历史文化(5):明清时期
福建文化,源远流长.早在18万年前,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 福建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均可在地图上体现. 按时间顺序将福建历史文化分为秦汉以前.魏晋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时期 ...
-
明清时期嘉善曹氏家族的文化传统
明清时期嘉善曹氏家族的文化传统 文/姚春兴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学术,一个显著的特性是地域性日益突出.特别是家族的文化传承,不仅是望族胜门道脉嗣承的保证,同时也是区域文化繁盛的根基.就人文蕴盛的善邑而言 ...
-
明清时期的绍兴及其地域文化
内容提要:明清两代,绍兴既属浙东,又属江南.至清代,绍兴酒.绍兴师爷.绍兴话已是通行海内,成为绍兴地域文化的标志.绍兴酒风行天下,理应在清代中期以后.由于地窄民稠.识字率高.科举竞争加剧等诸多原因,绍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一:蔡家村:明清时期的中药材集散地
蔡家村有一个药庄岭,得名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8).药庄岭附近有一个黄龙庙,明清这里曾是商客云集的中药市场,因此香客不断,香火旺盛. 滔河文化散文之二十一 蔡家村:明清时期的中药材集散地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