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之殇:碳未达峰,人已达峰

文 | A森 (ID:AndsonVision)

—— 预测“2021全球经济危机”第一人

要开气候会议了,这个事情非比寻常

如果看看全球碳排放的数据,中国属于碾压性的排第一的。

由此也引来了很多发达国家要我们加速减少碳排放,却绝口不提过去它们疯狂碳排放的老账。

所以,国家就和个人一样,没有实力不行;有了实力,但是,不是把人家完全甩开的那种,还是不行。

也因此,现在中国和传统发达国家在争执中。

发达国家只说当前的总量,而中国则说人均碳排放、以及历史问题。

为何如此?其实,背后的经济意义重大,并直接与当前中美产业链战争高度捆绑。

站在中国的角度,我们的产业技术能力还很弱,如果现在就直接加速拟定完成碳达峰,那么,企业怎么办?

如果企业因为碳达峰的问题成本陡增进而出现倒闭潮,财政、就业、消费、金融风险等很多问题,都会出来。

很明显,碳达峰不能猛来,否则对中国的经济冲击远比全面降杠杆更加威猛。

而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才不管你这些呢。

它们非常清楚,中国大多数商品可以实现低成本,是因为中国在碳排放领域也帮其它国家了一把。

即,中国的出口导向 = 背走全球通胀 = 背走其它国家碳排放。

然而,当前的环保之争,早已深深嵌入在全球产业链战争的大环境下,成了遏制中国发展的新理由。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老龄化问题又变得异常严峻,折射出中国实体经济当前处于多重挤压的关键节点上。

2020年的疫情已经证明,人不会因为躲在家里就生孩子了。

只要你给人巨大的压力,年轻人就不生孩子了,这才是最为直接的原因。

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全面加速度,现在权威机构已经呼吁直接放开全面生育算了。

如果不是形势紧迫,是不可能如此直白的。

因为,40年前,这是被拟定为基本国策的,是不能动摇的。

可形势比人强,现在基本面完全逆转了:

碳未达峰,人已达峰

这意味着,中国实体经济处于前所未有的巨大尴尬中。

年轻人少了,企业靠压低工资来提高利润的空间近乎全无。

此外,年轻人少、老年人多,意味着全国总需求持续下降,企业也没有那么多订单了。

成本飙升,收入预期下降,这日子怎么过?

而这个时候,还要逼着玩碳中和,要不断砸钱提升技术设备,严格控制产能,成本又进一步拉升。

所以,中国的实体经济其实即将步入极为艰难的境地了。

关键是,短期还看不到任何办法可以走出这样的困境,其具有长期不可逆转的趋势。

当然,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这一层,也就只能感叹一下了。

可要是我们把上述趋势和全球大格局结合起来看,那就是完全不同的画面了。

现在起,中美产业链战争是全面升级,且不可能好转的。

美国人其实是在2个大的维度在打压我们:

1、成本端

碳中和的提出,抹黑式的污名化,制造地缘环境紧张,抬高中国企业获得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和设备的难度等等,都在不断地抬升我们实体企业的运行成本。

2、收入端

不让我们获得更多先进产业技术,不让我们更好的执行对外经贸合作,打击中概股等等,都是要严格限制我们实体企业的未来收入成长空间。

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东南亚危机的策源地,可美国就是要把我们锁定在中低端制造业大国的产业链位置,让我们步1997年东南亚危机的后尘。

说一千道一万,这才是两国矛盾的核心所在!

当前,中美的经济政策有巨大的背离。

中国强调,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美国强调,发福利,干中国。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美国人不强调的东西,我们如此强调?

上述分析的中美产业链战争的大背景,叠加我们自己国内的实际情况(碳未达峰,人已达峰),两股巨大的压力纠缠下,如果中国没能在未来5~10年实现突破,麻烦就大了去了。

一切的一切,只有靠产业升级,只有靠实体经济可以做出更加牛逼的产品,才是延续国运昌隆的唯一的路。

所以,千万不要怀疑举国体制的意志,全力发展实体经济,是凝结了tops高度意志的。

而反观美国,其实也很尴尬。

内部全是吃福利的,短期出现新一轮技术革命属于不切实际的。

此外,天量债务下,现在的饭碗就不够了,还要眼见中国人来抢饭碗,那怎么行?

所以,保就业,可不是中国独有的,美国人也是一模一样。

这里面最大的区别是,美国人很难去抢夺中国的饭碗,因为他们看不上,也吃不起这个苦。而中国人更容易去抢夺美国的饭碗,只要我们真的可以把产业升级做出来。

也因此,站在全球范围来看,美国人的吃福利已经成了最大的灰犀牛策源地。

试想,中国出现东南亚式的危机,美国就可以真的爽歪歪了?

当初1997年的东南亚危机,其实就是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导火线。

如果中国成功升级了产业,美国更是压力山大。

所以,不管中国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美国来说,横竖都是一刀。

因为,根子上,他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是内部公有制力量全部崛起,都想吃福利,都想玩金融空倒,没有几个想好好努力上班创造真实财富的。

更麻烦的是,他们折腾中国越厉害,我们升级压力越多,也就更容易快速做出来。

求生本能使然,谁都不会坐以待毙的。

而众所周知,只要一个产业中国人能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产能过剩。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人的饭碗加速失去的巨大风险。

实体之殇,远不是中国的实体问题,早已是全球范围的大趋势。

要解决实体之殇,只有大家一起合作努力血拼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才是唯一的路。

可问题是,美国人愿意吗?

或许,抽一口大麻,嘴上来几句rap,炒作一下特斯拉和比特币,多买两套豪宅,再扇亚裔几个耳光,才是他们觉得最屌的事情吧。

那么,未来全球经济长期放缓,国与国之间你死我活的博弈,也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要击垮一个大国,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里面的人全部爱上吃福利,美国的“领先指标”确实太有借鉴意义了。

而对于我们做投资的人而言,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只能顺势而为,拥抱这个各类资产宽幅震荡的时代。

事实上,这也将是我们此生最容易赚钱的时代!

因为,法币毫无信用,各类资产价格各种飙升、宽幅震荡,快速积累财富的法门也就被完全打开了。

实体之殇,碳未达峰,人已达峰!

这是实业最为艰难的时刻,却是金融资产各种炒作最为疯狂的时代。

就近期个人操作上,我的思路是:

一、大A

PPI快速上行期间,继续持有行业景气的板块。

继续持有家电、芯片、面板、券商、军工、碳中和、5G核心资产、机械。

总结自己近期持仓思路变化:

  1. LRP连续一年没有变化,凸显货币政策的稳健,而不是马上收紧,是利好;
  2. 继续看多后市,大A本轮行情没有结束,继续研判大A是“M型”走势;
  3. 关注比特币的风险。因为,上周我就说过,比特币后面绑定了美股,比特币有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不幸言中,本周初的比特币下跌重把美股也带了节奏。

二、楼市

  1. 目前热门城市基本上大多进入了疯牛的尾部,有垃圾房的可以趁机尽快出清;
  2. 热门城市已经进入初熊行情前半程,避让风险,开始为下半年加仓做前期准备;
  3. 养现金流。

三、贵金属

  1. 贵金属作为长期战略资产,继续持有去年3月抄底建立的白银仓位,继续持有此前的黄金仓位,坚持中长期布局策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