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名媛的金碧山水,惊艳

美术史上,成就突出的女性画家寥若晨星,即便如此,仍有耀眼的流星不断地滑过男性为主体的艺术天空。她们的多思和善感似乎本于天性,那笔下的一潭柔情似水,那一抹生命最精彩的亮光,随意撷几片芳华,便创造出一片霞光溢彩的梦幻天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位民国拥有着绝世美貌的才女画家——潘素。
潘素
(1915-1992)
原名潘妃
清朝著名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代
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夫人
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
晚年善金碧青绿山水及雪景山水
她曾是上海滩欢场上的艳名高帜、红中透紫的女人花,长袖善舞,艳名四扬,是当时很多军阀、黑帮大佬争相独占的花魁头牌。
潘素体态丰盈,面孔白皙,双眸乌黑,开阔而优雅的额头,腮边的笑靥,生出许多妩媚。
潘素
这样风姿卓绝的她却一生命运多舛。潘素曾经是苏州名门千金,前清著名的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代。然而十三岁时母亲病逝,她被继母王氏,卖到上海的妓院。
直到遇到了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潘素的生活轨迹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这一年,张伯驹37岁,潘素20岁。
张伯驹
张伯驹是一个翩翩公子,他除诗词学家而外,还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京剧艺术研究者等身份于一身。
按说,一个妻妾成群的男人,一个欢场卖笑的女子,都不是爱情的一流人选,可就是这两位二流的人,谱写了一章一流的爱情传奇!
潘素  松风叠云
1937年,张伯驹与潘素正式结婚。此后,张伯驹陆陆续续遣散安置另外三位女子,只与潘素琴瑟和鸣。
张伯驹自比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所以自然要把潘素培养为董小宛,于是请了当时的各位名士,教授潘素古文、山水画。
潘素 《秋山烟霭图》
潘素自幼有过学画的底子,如今21岁重拾画笔,人生揭开新的一幕,纸墨笔砚五彩颜料蜂拥而至,将过去的胭脂旧色彻底覆盖。
在张伯驹的全力培养下,潘素潜心观摩其珍藏的书画真迹,悉心钻研隋唐两宋工笔重彩画法,婚后夫唱妇随走遍名山胜水,终成为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潘素 《湖山初雪图》
她的画推陈出新,独树一帜。据说,潘素曾临摹古画《雪峰图》,连造假高手张大千火眼金睛,看了也认定是一张古画,并为之题识曰:“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潘素 《漓江春晴》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参观全国美术展览时,对潘素所画《漓江春晴》评曰:“此画颇有新气象。”
潘素 《临吴历雪山图》
国家领导人出访时,也常以潘素的画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1958年,其山水画《临吴历雪山图》曾作为礼品送给英国首相。
她所临摹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在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东京时,赠予日本天皇。
潘素 《松崖初雪图》
而在气节上,潘素跟丈夫张伯驹一般傲骨清流。“一代民国美女,更兼才华性情,内外精致也。”
解放初期,潘素与何香凝共同作画,三次为抗美援朝义卖作画。
潘素的画艺之精,折服了多位大师,与齐白石、何香凝、胡佩衡等书画名家均有笔墨往来。
1952年,潘素与国画大师张大千相会,欣然作画两幅,画坛为之震动。
潘素  春云漫漫
同年,潘素还同陈半丁、胡佩衡、吴镜汀等老画家合作一本画册,敬送毛主席祝贺生日,毛主席复函并特派秘书回礼答谢。
1961年,经陈毅介绍,潘素前往吉林任省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讲师,随后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作品被选入《全国妇女美术作品选集》、《首都中国画展》、《桂林山水画选集》,并选送到芬兰、瑞典巡回展出。
潘素  青绿山水
好的伴侣确实能让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潘素在画作上的成就离不了张伯驹,张伯驹搞书画收藏一掷千金也离不了潘素无条件的支持。
潘素为支持丈夫购买恭亲王府的稀世珍品——西晋陆矶的《平复帖》,不惜变卖所有的细软首饰,以4万银元的代价买下了这幅传世墨宝。后来一位外商企图以30万银元外购,被潘素断然拒绝。
陆矶《平复帖》
张伯驹被划为“右派”后,一度家徒四壁、拮据度日,潘素无怨无悔支持丈夫收藏古画,粗茶淡饭却也举案齐眉。
传闻潘素张伯驹新婚洞房时,见夫人卸去礼服,一身洁白素衣。
张问:大喜之日,何着素装?
素答:洁白如酥,是我的本色。
张伯驹与潘素
贫贱富贵皆不离不弃,白头到老依然恩爱如初,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张伯驹临终立下遗嘱,所藏二十余幅稀世名迹“全部留给慧素,其余人不得有议”。
潘素  远江航影
月下共赏之人已去,粗食布衣也活得够味,潘素要这些又有何用?
但是丈夫毕生心血,就为延留这些国之瑰宝,于是潘素将此悉数无偿捐给国家,其中陆机的《平复帖》、展子虔的《游春图》、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黄庭坚的《草书卷》、李白的《上阳台帖》等古代书画极品都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而这位“民国女公子”静心作画,了度余生。一生一人,不怕前路苦,不惧后世孤。
1992年4月,潘素故于北京
民国女子的出现是对传统中华女子的颠覆,她们既能吟诗作对 ,又能聆唱西洋弥音,既追求小情浪漫,又对祖国一腔赤诚。
虽然岁月过了就真的过了,而她们留给我们的那个浮华社会的模糊印象,是永远都忘不了的旖旎身影。
这就是民国特有的传奇,
这,就是潘素的传奇。
潘素青绿山水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