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煎法,中药教科书与伤寒论比较,伤寒论完胜!
相关推荐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止咳化痰方剂类 3.小青龙汤《伤寒论》
3.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方:半夏15克 麻黄10克 芍药10克 甘草10克 桂枝10克 细辛10克 干姜10克 五味子10克(麻黄入先煎) 适应症:用于胸中,心下因水毒和寒邪 ...
-
它被称为“虎狼之药”,但对于感冒、咳嗽、水肿等病症,确有奇效
这味中药在传统解表药中地位不可谓不高.很多疾病发病初期,病在表,都会用到它来发散表邪,从而达到减轻病症,治愈疾病的作用,秦汉时期便开始应用.它是什么药呢?没错,就是麻黄. 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 ...
-
麻黄的功效及临床运用
古代本草记载麻黄去节使用.在理论上这是有一定根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麻黄含多种麻黄型生物碱,主要在茎的节间,尤其在髓部.节中所含生物碱类型与节间相同,但含量较少,约为节间的1/3,但节中的伪麻 ...
-
中药煎煮方法决定药效,《伤寒论》药物煎法快来学习!
煎法,即对药物的煎煮方法.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如徐灵胎谓:"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 张仲景论煎服法独具匠心,如先下入煎.后下入煎.分煎合 ...
-
中药处方的用法之煎法(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煎法 煎法,指煎药的方法,主要针对汤剂.汤剂是临床常用剂型,历代医家对汤剂的煎法都很重视.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q ...
-
中药的煎法:
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 ...
-
老中医告诉你,中药的简易煎法,值得收藏
前面我曾详细介绍过中药的煎煮方法,现代人大多工作生活繁忙,所以,中药的常规煎煮方法人们很难接受,那么,我今天就来告诉大家一个中药的简易煎煮方法. 把中药饮片不分先煎.后下,一块放入煎药壶用凉水(自来水 ...
-
老中医告诉你,中药的简易煎法,值得收藏前...
老中医告诉你,中药的简易煎法,值得收藏 前面我曾详细介绍过中药的煎煮方法,现代人大多工作生活繁忙,所以,中药的常规煎煮方法人们很难接受,那么,我今天就来告诉大家一个中药的简易煎煮方法. 把中药饮片不分 ...
-
中药特殊煎法的探讨与思考(三):包煎
唐代<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范汪>疗石淋方又方中记载"取车前子二升,用绢囊盛之,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顿服之,移日又服,石当下也,宿勿服之神良",并注明 ...
-
中药特殊煎法的探讨与思考(一):先煎
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曾记载中药汤剂特殊药物的先煎[1],如"第112治方--先将麦秆或者稻秆烧灰,加水烧开,之后加烧酒和诸药."张仲景所著<伤寒论>[2] ...
-
【经方】山西郭晋文医生医案:口眼歪斜7天,3剂中药服下,彰显经方原方原量原煎法魅力!
患者:韩某 性别:男 年龄:49岁 初诊日期:2021年3月14日 主诉:口眼歪斜7天,前来就诊.就诊前患者在他处针灸多次,药粉冲服数天,西药数种,自觉效果一般,刻下:口左侧歪斜,左侧额纹消失,眼睛不 ...
-
山西郭晋文医生医案:口眼歪斜7天,3剂中药服下,彰显经方原方原量原煎法魅力!
仲圣师友山西郭晋文医生 患者:韩某 性别:男 年龄:49岁 初诊日期:2021年3月14日 主诉:口眼歪斜7天,前来就诊.就诊前患者在他处针灸多次,药粉冲服数天,西药数种,自觉效果一般,刻下:口左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