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中医上早有治疗办法了!

中医学认为,耳鸣是多种病症的常见症状,常与耳聋合并出现,多发于中老年人,故有“聋为鸣之渐,鸣为聋之始”之说。

耳鸣,原本只是身体亏虚的中老年人的一种病症,近年来耳鸣症状人群明显转移到年轻人身上,有病症年轻化的趋势,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日常的生活习惯,都让我们看到这个事情的发生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通勤时间,地铁、公交上,我们总能看到人们佩戴耳机,无论是今年一线城市中提倡的出行静音模式还是现社会的生活方式,都让人们潜移默化中增加了耳机的使用时间。

与此同时,生活压力加大,让很多上班族陷入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差的恶性循环,更有环境污染和日常生活里各种各样的噪音,以及夜晚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的马路噪音,造就了耳鸣患者人群日渐增多。

《黄帝内经》中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

明代医籍《景岳全书》中说:“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多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是皆阴衰肾亏而然。”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的声音下,人耳依旧能主观感受到的一种类似于电流的声音,统称为一种发生于听觉系统的错觉,前期的耳鸣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后期严重者就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从中医角度说,耳为肾之窍,耳由肾所主,肾为先天之气,其他脏腑经络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耳鸣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

无论是五脏六腑的问题还是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都可导致我们出现耳鸣,而中医上把耳鸣的病理成因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虚,一种是实。

一类是外来风邪入侵,肝气郁结,阻塞或者肝郁化火、生痰、淤滞引起的耳鸣多为实证;而另一类虚症则是由于肾精亏虚,脾胃虚弱,久病耗损,气血化生不足导致的。因此对于两种不同情况我们要采用不同的调理方法。

针对于实证耳鸣,我们应从调理肝出发,改善睡眠情况和精神状态,心情保持愉悦,疏通顺畅;针对于虚症耳鸣,应从肾,脾胃出发,饮食上减少动物内脏和奶油等脂肪的摄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多吃紫菜、虾皮、萝卜、鱼类、牛肉等食物。

肝火旺盛的耳鸣可以饮用竹桑白菊茶(嫩桑叶、白菊花5g、苦竹叶20g,沸水泡闷两分钟饮用)、清耳茶(甘菊花、白芷、辛夷花、苍耳子各9g、白蒺藜3g,沸水泡闷十分钟饮用)。

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减少去音量大而且嘈杂的地方、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一天内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睡前听音乐尽量外放,注意控制音量大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