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快递】 射波刀治疗库欣病:我们医院的经验和文献回顾

《British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21 年5月 6日在线发表俄罗斯University of Russia的 Ashraf Abdali, Pavel L Kalinin, Yuriy Y Trunin,等撰写的《射波刀治疗库欣病:我们医院的经验和文献回顾。CyberKnif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ushing's disease: our institutional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doi: 10.1080/02688697.2021.1921107.)

简介:手术是治疗库欣病(CD)的主要方法。对于手术切除后无生化缓解或缓解一段时间后复发的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可作为替代/辅助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长期随访,证明SRS和FSRS(分割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库欣病(CD)的有效性。

库欣病,是最常见的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引起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超量,后续通过肾上腺皮质导致皮质醇增多症,并最终与并发症患病率显著相关。经蝶窦(TS)切除术是金标准治疗,有较高的在59%和97%之间的缓解率。尽管在多达50%的化在中,TS术后初期效果良好,注意到直到手术切除后30年,出现复发。利用放疗来靶向残留/复发肿瘤作为辅助治疗被认为是仅次于最佳的治疗方案。使用放疗治疗库欣病有着悠久的历史。Harvey Cushing是第一个用常规放疗治疗库欣病的人。后来,Alfred Pattison在他垂体窝植入了氡粒(radon seeds)放射治疗这些病变。

垂体肿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用于较小的病变。对视交叉的辐射剂量不应超过8Gy,同时病变与视交叉的距离不应小于3毫米。相反,分割立体定向放射外科(FSRS)可用于较大的病变或位于接近关键结构(如视交叉)的病变。关于用射波刀(CK)进行SRS和FSRS治疗库欣病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所有患者在莫斯科Burdenko神经外科研究所接受治疗。自2009年以来,我们中心一直在使用射波刀(CK)治疗复发/持续的库欣病患者。在此,我们展示了我们从长期临床实践和较长时间观察中获得的医院经验。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 - 2019年因库欣病接受手术的41例患者(女性36例,男性5例)。41例中,微腺瘤34例,大腺瘤7例。这些患者术后有复发或持续的皮质醇增多症。经过多学科评估,这些患者接受射波刀治疗(SRS & FSRS)。

结果:我们的研究中缓解率为60.97%,中位随访期为79.03个月。达到生化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4个月。肿瘤生长控制达到95.12%。34.14%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垂体功能低下。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最常见的垂体功能不全(34%),其次是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17%)。

讨论:

复发性库欣病的治疗对神经外科医生和内分泌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尽管对于残留或复发的肿瘤,重复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方法,但在大多数患者中,垂体功能低下(甚至在一些病例中是全垂体功能低下)、持续性尿崩症和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库欣病的放射治疗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式,伽玛刀的使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更加流行。Mehta等报道了伽玛刀SRS的缓解率为80%,随访10年的最终缓解率为64%。该研究中达到生化缓解的平均时间为14.5个月。Moore等人分享了CK治疗7例海绵状窦疾病复发患者的经验,并报告对所有患者肿瘤生长的局部控制。在几乎一半的患者中观察到有生化缓解。作者还得出结论,手术与射波刀(CK)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与较高的缓解率相关。在我们的研究中,不仅包括海绵状窦内残留的患者,也包括MR阴性病变的患者(经IPSS或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证实为中枢形成的皮质醇增多症)。

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此类似,随访的长度甚至超过一些研究(表3)。在我们的研究中,中位CK后生化缓解的时间是14个月,相对低于由Sheenan等、Wilson等、Moore等报道的中位缓解时间18.5个月的伽玛刀系列中位缓解时间。Grant等人报道,在他们对15名患者的研究中,达到生化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1.7个月。文献中很少有关于CK治疗库欣病的结果。Kajiwara等报道了2例患者的结果,其中1例达到了生化缓解。Moore等报道了7例接受CK治疗的患者。7个病人中有4个达到了生化缓解。Adomas等报道SRS缓解后内分泌复发率为18-24%。在我们的研究中,在目前的观察阶段,没有一例复发。进一步的队列研究和更长的观察时间可以给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结论:对于一次或多次手术切除后无生化缓解的活动性疾病患者,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和大分割放射外科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放射性垂体功能低下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低,为34.14%,肿瘤生长控制明显较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