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浅谈——童旭东

(0)

相关推荐

  • 管窥锥指编释我13

    关于未知与无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知识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两类:谋生需要的:谋 ...

  • 雷池诗社||况继林·读趙必勝先生七绝一首

    雷社诗人:况继林(杜宇一声) 读趙必勝先生七绝一首 诗友赵必胜先生作诗布局总别出蹊径,构思很能委曲.这里委曲不是嫌赵先生受气包,窝囊废,别人的出气筒,而是借司空图<二十四詩品>中的说法来表 ...

  • “未到惊蛰雷声响,粮食价格要上涨”,是啥意思?老农民讲农谚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年走了,元宵节也跑了.下周,我们将迎来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蛰虫惊而出走",从中 ...

  • 俗语说“正月打雷,坟谷堆”,下雪又打雷好不好?有科学道理吗?

    多年前有一部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动画片,相信只要主题曲一响起来大家就会跟着唱:"打雷要下雨,雷欧,什么下雨要打伞,雷欧,这我也知道 天冷穿棉袄,雷欧,天热扇扇子--"虽然歌词很 ...

  • 专栏 秋日记事

    总第186期 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空间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三毛 朋友,你好! 今日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 ...

  • 二十四节气3 惊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2015-03-05 15:44 记者  徐丽  通讯员  汪筱联 所谓惊蛰一声雷,万物始复苏.今天是元宵节,明天便将迎来惊蛰. 古人称冬眠为蛰,"割房霜为匕,天寒 ...

  • 聊斋故事:劈狐

    叙州的秀才于子才家境贫寒,父母早逝,独自一人住在破旧的茅屋里,每日都都苦读诗书至深夜,想着考取功名,走上仕途. 过了几个月,到了乡试的日子,他因为没有路费,只好厚颜至亲戚家去借.几天后,他开始动身启程 ...

  • 童旭东:关于孙氏武学的问答(摘录)(之三)

    孙禄堂先生 (续上期) 问:你认为武式太极拳如何? 答:武式太极拳起承转合,动作简明,理法有序. 问:对其他几式太极拳你怎么评价? 答:以我本人的经验没有资格评价,我只能转述前人的看法,如刘子明先生说 ...

  • 童旭东:刍议孙氏八卦拳

    编者:目前以较大篇幅讨论孙氏八卦拳(作者:一般俗称八卦掌)的文章偏少,故此文值得研究者关注.依作者提示,编者起码认为现在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1.此拳的理法与其他各支的八卦掌有哪些不同?2.孙禄堂先生是 ...

  • 童旭东:关于孙氏武学的问答(摘录)(之一)

    写在前面的话-- 说真话.讲实话必然要得罪各个方面,几乎让所有的人都不舒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性情如此,因此一些自称是孙门的人骂我,至于孙门外的某些人更是恨我恨得咬牙切齿--天下武术本非一家- ...

  • 童旭东:刍议五行拳中劈拳体用

    孙禄堂先生示范的劈拳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曾介绍过支燮堂先生在最初练拳的十几年里只练三体式和劈拳,劈拳是形意拳五行拳里的第一个拳式,可见其重要. 那么什么是形意拳的五行拳? 即劈崩钻炮横五种拳式,孙禄堂 ...

  • 童旭东:孙禄堂武学的文化气质之一——诚中刚勇,桀骜独立

    孙禄堂先生 孙禄堂先生在<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一文中指出:其形意拳的性质是至大至刚.诚中形外.孙禄堂先生又在其<江苏全省国术运动的趋势>一文中指出:其形意拳是各派武术统 ...

  • 童旭东:天梁中道 七煞破立:孙氏拳要义之一

    大约10多年前,我与台北的周剑南先生通电话时,周剑南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从孙存周先生学习拳术时,有一次遇见一位和尚也来向孙存周先生请益,临了,孙存周先生对这位和尚讲:"学我们家的拳要懂得'天 ...

  • 站桩三年变气质(童旭东)

    (晚年孙禄堂,左为齐公博,右为任彦芝,后面是完县18侠) 在薄阳拳社中期(1900-1907)的八年中,孙禄堂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弟子为齐公博.任彦芝.陈守礼等.其间孙老还曾在新城.丰润.西陵等地设教. ...

  • 童旭东:孙禄堂先生为什么学习太极拳

    长期以来,关于孙禄堂先生为什么学习太极拳,一直有种种不实的传言.一些人完全无视孙禄堂先生当年的自述,而是杜撰故事.捏造谎言.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关于孙禄堂先生与郝为真先生的交往,以及孙禄堂先生与杨式太极 ...

  • 童旭东:拳与道合的践行者——孙存周

    100多年前,孙禄堂先生创建了拳与道合的武学体系. 何谓拳与道合? 使技击合于道--即掌握技击体用规律,技击格斗立于不败之地者. 何人至是? 根据诸多史料记载,孙禄堂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换言之,拳与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