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项目立项管理

  项目立项管理的目的是:采纳符合机构最大利益的产项建议,避免浪费组织的人力资源、资金、时间等。立项管理是决策行为,其目标是“做正确的事情”。而立项之后的研发管理项目的目标是正确地做事。只有“正确的决策”加上“正确的执行”才可能产生优秀的结果。

立项管理流程如图所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立项建议阶段

  立项建议小组应反复地进行立项调查、产品构思和可行性分的。在深思熟虑之后,产项建议小组控撰写《立项建议书》,并申请立项。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立项调查工作和可行性分析通常比较费时费力,往往被人忽视。而草率撰写的《立项建议书》会有比较多的主观臆断,这对项目是有危害的。产品构思通常不可能快速完成,切不可闭门造车。深入地进行产项调查与可行性分析兴驻对产品构思有帮助,而且对立项审查也有帮助。

立项详审阶段

  机构领导组织一个评审委员会进行产项评审。评审委员分根据《立项建议书》、《产项调查报告书》以及立项建议小组的答辩,投票决定是否同意立项(按少数从多数的原则)。评审委员会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发展战略、资金、人力资源 等),对《立项建议书》提出改进意见。机构领导对立项具有最终审批权。如果机构领导赞同评审委员会的决策,那么他们将共同分担决策责任。如果机构领导行使“一票否决权”,那么他将对该决策负全部责任。

  机构领导根据项目的特征组织组织立项评审委员会,并确定一位主席。主席应当具备比较丰富的评审经验,能够控制评审分文的进程。主席除主持评审会议之外,还要负责撰写《立项评审报告》

一般地,立项评审委员会由机构领导、各级经理、市场人员、技术专家、财务人员等组成。委员分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是否同意立项。立项建议小组陈述《立项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并答复评审委员会的问题。评审会议的纪录员可以任意指定。记录员记录评审分文中的一些重要回答。立项评审委员会决议之后,机构领导做最终审批 。

项目筹备阶段

  机构领导任命一位项目经理。通常情况下,立项建议小组的负责人将被任命 为项目经理,这样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但是如果此人不适合出任地项目经理,那么机构领导应该任命一位合适的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被任命之后,机构领导 协助项目经理获取项目经费、人力资源、软硬件资源等。要注意的是,如果项目所需的资金和资源难以按时到位,此是项目经理不可老是等待或是抱怨,应当主动设法克服困难,尽早行动起来。很多时候,资金和资源是争取来的,而不是等来的。如果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已经到位,项目经理和项目核心成员根据实际情况撰写《项目 计划》,执行项目研发和管理工作。

  由于机构的资金和资源是有限的,机构可能难以完全按照《立项建议书》的要求给项目分配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机构领导和项目经理应当设计和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协商,尽可能为项目争取必要的资金和资源。

更多推荐

作为项目经理,你真的会沟通吗?项目管理绝版秘籍——IT项目管理全套127个表格文档项目经理面试通关指南项目经理应该掌握的六种提高管理效率的方法如何管理一盘散沙的团队?做到这25句话,你就是牛逼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如何才能做好沟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