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13

一、

花剥舌或舌红无苔有裂纹(龟板舌)均为阴虚内热之症。

二、

玉竹、百部、白芨治肺结核,不论何型、应用何方均可加入,白芨抗结核可用至15-30克,对空洞性肺结核效果好。

三、

肺气肿肺心病外感咳嗽,用生脉散、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效好(即:用三子二陈生脉汤治之)。

四、

葱白通阳利水;黄芪善补气善升气;柴胡升少阳之气;升麻升阳明之气。

五、

下肢浮肿,诸药无效,可加木瓜,因酸能收湿,用后效如桴鼓。

六、

外感初期勿用桑皮,因桑皮泻肺行水,可引邪入内。

七、

半夏和胃降逆,止呕祛痰,性味辛平,气味俱薄,无坠胎之副作用。

八、

吉林通化市老中医陈国思经验:

1.治疗外感,陈老重视固护胃气,谓“外邪闭表,胃气亦滞”,“固本驱邪,病愈方速”,每于解表方中稍佐党参、苍术,安内攘外顾中气而散表邪,反对以寒凉成药通治四时外感。

2.中经中络之证,陈老认为多因脾胃不足,后天失养,血燥生风,挟痰上扰,阻塞经络而致。不可胶执于平肝潜阳,滋阴活络之法,而应培土溉木以熄风。常用党参、白术、木瓜、苏叶、天麻、青皮、全虫、蜈蚣等组方,疗效满意。

3.久罹咳喘,陈老常于培土化痰方剂中加青皮、沉香、陈皮、榔片疏肝解郁,降逆平喘。实践证明,调畅肝气,有利于肺气之宣发肃降,故奏效较速。

4.陈老崇尚徐灵胎“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之说,主张精方简药,突出重点。处方不超过10味,君药用量均在30-50g之间,且注意效验价廉,很少用短缺药。

5.治黄疸型肝炎方必用茵陈,每剂用量50-125g,退黄迅速,无副作用,疗效迅速。

6.急性肾炎重用白茅根,用量为100-200g,白茅根甘能补脾,虽寒而不犯胃,凉血通络,清热利尿,应放胆用之。

7.治乳痈初起、跌打损伤、红肿热痛者,常以大黄、山栀研细,水调湿敷患处,能迅速消肿止痛。

8.以独头蒜捣泥敷涌泉穴止鼻血。

9.吴茱萸研末合醋湿敷涌泉穴降压(引火归原)。

九、

白附子“能引药势上行于面,治面上百病。”“治头面遊风”,“中风不语”。

十、

威灵仙,“威喻其性,灵喻其效,仙喻其神”;“和砂仁砂糖同煎,治诸骨梗颇验”。

(0)

相关推荐

  • 我是怎么学中医的?

    学中医又苦又累的活儿,大家都说上了"贼船",下不来了.回想这么些年,也确实不容易!下边我就谈谈我是怎么学的,算是心路历程吧,供大家参考! 一:中医基础 中医学习,刚开始的无从下手: ...

  • 陈老医案选:干呕治验

    陈老医案选:干呕治验 李某某,女,45岁.1994年3月3日初诊. 主诉:干呕10多年,加重2年. 刻诊:干呕,情志不遂时加重,伴两胁.胃脘胀闷,时感气窜胁背,纳差,乏力神倦. 30岁始时干呕,服治胃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13

    一. 临证若大量连续应用黄芪时,常出现胸脘痞满,可稍佐理气之药如陈皮.枳壳.香橼之类.又黄芪性温,用量多时,易出现口干咽干热证,可加麦门冬.花粉.石斛等滋阴清热. 二. 焦树德老中医说:中医中药是一家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3

    一. 黄芪六份.当归一份,治血虚低热是一个基本方.加白术则健脾:加苍术则开胃:再加山药.扁豆则温运中州,脾胃兼顾,有治脾胃虚弱低热之效. 二. 老年体弱或寒性体质感冒,证见全身发冷特别以头部寒冷为甚者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13

    一. 国医大师王玉川对"辨证论治"这一最具中医特色的重要标志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主张以史为鉴,巧用古方,强调实践,不离理论.他在"同证异方"的研究中,体会到承古而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8

    一. 秦艽苦而不燥,为风中润剂,祛风胜湿,和血止痛.善治游走性疼痛,肢节肿疼发热,其效甚佳. 二. 紫草.紫参.茜草三药凉血.解毒.活血,治肝炎有效.三药加石菖蒲(重用)可医肝硬化腹水. 三. 生地祛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7

    一. 川军久煎则泻下通腑之功不著,而清热解毒活血破瘀之效尚存. 二. 冠心病胸闷,其本在虚,故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香窜破气之药,宜暂用而不宜久用. 三. 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可用参苓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6

    一.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 二. 朱丹溪认为: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黄芩.黄连之类. 三. <本草经百种录>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29

    林佩琴<类证治裁>:"夫膀胱仅主藏尿,主出尿者,三焦之气化耳." 先贤谓:"攻伐之剂,中病而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学不好中药就学不好中医,重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7

    一. "阳明寒(胃)不能食,阳明(胃)热善消谷." 二. "离经之血就是瘀","瘀不去则血不归经","祛瘀生新",&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