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

学习中医


学习中医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医的作用并加入到学习中医的队伍中。那么何为中医?一般认为中医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中国传统医学。

中国古时将医分为上、中、下三等,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诊候》:“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曰: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 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关注人的整体,重视预防疾病。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利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

中医由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而来,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智慧。 现代人学习中医,不仅能学到养生的知识,更能学到做人的道理。医圣张仲景(汉)在《伤寒论·序》中写“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古时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说明学习中医在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采集各方资料,引导学习中医的路径,供大家学习、讨论、提高。

— 中医锦囊网编辑部


(0)

相关推荐

  • 有病求医,不如无病预防

      对于养生,年轻人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我还年轻,身体还健康,不需要养生,于是各种折腾,各种"作",各种妄耗元气,甚至以能连续熬夜为荣:另一种认为,虽然还年轻,但不想失去健康 ...

  • 中医基础|治未病

    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早在<内经>就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 ...

  • 你真的了解中医吗?看了也许你会有全新的认识!

    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 因为当今有很多人,包括所谓的中医砖家,中医院校的教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中医. 中医这个叫法是近代的产物,主要是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为方便区分,就把我们自己的传统医术叫做中医,西方的 ...

  • “取类比象”——学习中医的秘法

    万物皆有"象",按同象同类的原则,由一般到个别,从已知推导未知,以类万物,中国古代圣贤即是以这种演绎方法来认识世界,建立了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学中亦有&q ...

  • 学习中医不要太复杂,比如感冒,症状出来了,方子就跟出来了

    学习中医不要太复杂,比如感冒,症状出来了,方子就跟出来了

  • 刘渡舟: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值得收藏并反复阅读)

    导读这篇文章讲述了刘老一生的治学精华,完全干货.无论初学中医的学子还是临证几十年的医生,都能从中大受启发.最后的总结,更是言简意赅,谆谆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 在旧社会,师带徒 ...

  • 近期学习中医和易经的一些心得

    读者阅读本文就表示同意不以本文任何信息作为任何决策的依据,同时放弃向作者邹健进行诉讼和/或投诉的权利. 倪海厦老师真的是燃烧自己,点亮世界的大医. 看他90年代中期讲易经的录像,非常健壮. 只不过十年 ...

  • 近期学习中医、调理身体的进展(二)

    读者继续阅读本文就表明同意:不以作者邹健的任何言行作为读者本人和任何关联人的任何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放弃向作者邹健提起诉讼或者投诉的权利:不得以作者邹健的任何言行作为诉讼或者投诉的证据. 糖尿病人的一个 ...

  • 近期学习中医、养生的一些心得

    读者继续阅读本文就表明同意:不以作者邹健的任何言行作为读者本人和任何关联人的任何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放弃向作者邹健提起诉讼或者投诉的权利:不得以作者邹健的任何言行作为诉讼或者投诉的证据. 近期调理身体, ...

  • 经方之路:学习中医的良好路径(可以一口气读下来的长文)

    经方之路:学习中医的良好路径(可以一口气读下来的长文)

  • 学习中医的八大类网站收集推荐

    对于很多想学中医的朋友想找一个比较好的学习中医的网站,但在百度上搜索比较杂乱,感觉无从下手.本人是一个中医爱好者,从中医药大学毕业,从上学开始就不断在网上寻找一些中医资料,多年来进出于各大中医网站和论 ...

  • 太全了,从头到尾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赶紧收藏吧!

    太全了,从头到尾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赶紧收藏吧!

  • 刘渡舟学习中医的心路历程

    在旧社会,师带徒的方法因人而异,大致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老师采用浅显的读物,如<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教材,向学生进行讲授,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