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古文观止》的幕后故事

(0)

相关推荐

  • 古文觀止   八句名言

    <古文观止>中的8大名句,亦是8种大智慧. <古文观止>实际上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所谓"古文观止",意思就是学习古文的话,看这本书就可以了.言下之意就 ...

  • 多读《古文观止》有裨益

    八年前,我给爷爷写了一封信.没多久爷爷回信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连最基本的称谓都不懂,内容更不用说了,应该多看看书了.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想把文章写好,一定好好补补古文,简捷的途径就是把<古文 ...

  • 观止、《古文观止》和《续古文观止》

    '观止'一词是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看到这里就可以不再看别的了,称赞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观止'这个词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到鲁国访问,请求聆 ...

  • 再读《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编选的一部供私塾教学使用的启蒙教材,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1695)年. 书名"观止"来源于<左传>的<季札观周乐>, ...

  • 一册以观止,千秋老臣心——读《古文观止》

    手上有一套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古文观止>,因为做中学生时参加一个作文大赛,拿到了县里一等奖,当时在我的那个籍籍无名的乡村高中引起了轰动,校长专门召开全校学生大会,给我颁了奖.奖品是一套&l ...

  • 不高明的<古文观止>

    一个热爱国学的朋友,前些天听我说喜欢古文,强烈给我推荐<古文观止>.说它选文精彩,文词华美,揽千年之菁华于一编,是学习古文入门最好的书.千不该万不该当时老老实实回了一句,说我不喜欢,感觉没 ...

  • 中国古代散文

    散文有两种:形象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文艺散文等:逻辑散文,包括哲理散文.历史散文.论述散文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要是逻辑思维的,包括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逻辑学在佛教界称为因明学,新因明 ...

  • 《古文观止》不入坑的正确打开方式

    <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选>.<古文辞类纂>都是明清人为了提高八股文写作水平编的,不是文学选本.很多现代人对这些选本的定位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现在有很多人推荐小 ...

  • 古文观止172:欧阳修•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sǒng)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xī)沥(lì)以潇(xiāo)飒(sà),忽奔腾而砰(pēng)湃(pài):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

  • 国学经典《古文观止》精选100名句(音序篇)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 ...

  • 古文观止:《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王世贞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代: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 ...

  • 《古文观止222篇全集》该书所选都是名篇佳作,尽善尽美的至文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 ...

  • 《古文观止》中的巅峰之作八大名句,八种智慧

    小猪猪流丽关注2021-05-03 13:23大图模式读经典文字,听世界名著<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 ...

  • 《古文观止》十句金言,句句精辟,意义深远

    <古文观止>是清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总集,其中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古文观止>十句金言,句句精辟,意义深远. 一.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出 ...

  • 《古文观止》吕相绝秦

    文章选自<左传·成公十三年>.叙秦.晋交恶,晋国派使臣吕相到秦国宣布与之绝交.吕相先历数穆公为德不终.私与郑盟.乘危灭晋等等罪状,尔后归入绝秦主旨,是一篇保存完整的外交辞令.该文也被收录在 ...

  • 古文观止:《五人墓碑记》张溥

    <园林>第六集--不朽的林泉 <五人墓碑记>:园林之外的动荡 <五人墓碑记>第一课时 <五人墓碑记>第二课时 五人墓碑记 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liǎo ...

  • 《古文观止》答苏武书

    <答苏武书>是西汉军事家.诗人.文学家李陵写给苏武的一封书信.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替汉帝召李陵归汉,此文就是李陵收到苏武信后写的一封回信.在信中,李陵向苏武表明心迹,极力说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