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荫《李氏太极拳谱》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相关推荐
-
怎样才能不把武式太极拳打成雷公太极拳
传统武式太极拳的第一代.第二代创始人武禹襄.李亦畬前辈,是读书人出身.当然,武禹襄前辈的两个哥哥读书读得比较好,都出去考上了公务员. 直到第三代传人,郝为真前辈,武式拳才算开始往外传播. 当时,杨式太 ...
-
杜元化盗版武禹襄拳谱
<陈氏太极拳图说>末"杜元化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原委在杜元化其人其事与<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之考析\陈东山中已经详述原委,然而这些歌诀究竟是哪里来的呢? ...
-
郑曼青《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评析 | 新锐太极史论
郑曼青,协助其师杨澄甫编著<太极拳体用全书>,可惜此次代劳并没有使自己荣誉加身,反而招致一些非议.好在他后来厚积而薄发,出版了一本<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足以证明"永 ...
-
《简化太极拳》评析 | 新锐太极史论
毛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太极拳引起新中国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简化太极拳"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那么,简化太极拳有着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 ...
-
徐致一《吴式太极拳》评析 | 新锐太极史论
徐致一,虽非全佑家族成员,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引领着全佑所传太极拳的走向.其褒贬优劣笔者不作评述,正所谓著者出身无须问,著作本身见高低."漾太极",当代太极拳史论家杨 ...
-
郝少如《武式太极拳》评析 | 新锐太极史论
所谓"武氏拳,郝家传."意为武禹襄所创太极拳得益于郝为真.郝月如.郝少如三代人的大力推广,才逐渐的流传开来.因此,由郝少如担纲编纂<武式太极拳>一书,实至名归.他的这本 ...
-
沈家桢、顾留馨合编《陈式太极拳》评析 | 新锐太极史论
<陈式太极拳>一书的编纂过程非常艰辛,最后顾留馨被逼上梁山,亲自操刀并联手沈家桢才得以完成编写任务.那么,这本书会有什么内容令您期待呢?"新锐太极史论",杨志英为您细说 ...
-
李先五《太极拳》评析兼论于化行《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新锐太极史论
听说过"三世七太极拳"吗?李先五--"五虎下江南"之一虎,为您揭开"三世七"真面目.关注"漾太极",关注"新锐 ...
-
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宗》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陈照丕(1893-1972),字绩甫.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从小随父亲登科.叔祖延熙习拳,兼得三叔发科指教.初时经商,后任教于温县国术馆.1928年秋,受北平同仁堂东家乐佑申.乐笃同兄弟邀请来此教拳.1 ...
-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一.作者简介 陈鑫(1849-1929),字品三.陈仲甡三子.祖父名有恒,字绍基.痒生,早卒.叔祖名有本,字道生.痒生.陈有恒中年不幸溺亡于洞庭湖,仲甡以及胞弟季甡遂改从叔父有本学拳."我先 ...
-
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评析兼论《太极拳精义》|新锐太极史论
一.作者简介 陈洞,字子明.生于1878年,病逝于1951年.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自小随父亲复元(字旭初).叔父贯元习练家传炮捶,又从族叔陈鑫(字品三)读书习文,可谓文武兼得.民国"十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