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AB之间 ——读《论语》看孔子的生死观
相关推荐
-
论语日课110: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论语·公冶长>5.18) 藏文仲即臧孙辰,是鲁国的世袭贵族,历仕鲁国庄.闵.僖.文四位国君,"文"是 ...
-
祭如祭在神如神在
<论语·八侑>: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段文字是孔子在讲述祭祀的态度,以上是自古以来的断句,但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断句如下. 祭如在祭,神 ...
-
莫问收获且耕耘——《论语》悟读【136】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章: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yuàn:作及物动词,疏远或避开)之,可谓知矣."问仁,曰:" ...
-
#每日学论语#6.21【2016-11-24】
#每日学论语#6.21[2016-11-24] [原文] 樊迟问知(zhì,下同),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yuàn)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nàn ...
-
【第238期】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1章》孔子对鬼神、生死持何态度?
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1章>孔子对鬼神.生死持何态度? 11·11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 ...
-
怪力乱神子不语——《论语》悟读【164】
迷信信迷不自信:学好好学有定力.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子不语(谈):怪(怪异),力(勇力),乱(动乱),神(鬼神). [译文] 孔子不谈怪异,勇力,动乱,鬼神. [悟读] ...
-
#每日学论语#10.14【2017-3-15】
#每日学论语#10.14[2017-3-15] [原文] 乡人傩(nuó),朝服而立于阼(zuò)阶. [译文] 乡人驱逐疫鬼,孔子穿上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微言微感] 孔子不是"敬鬼 ...
-
第三十八讲:也谈生死
<论语>是高一要求的必读书,也是考试范围,更是最重要的传统经典之一.大家听一听讲解,除了方便理解和背诵,还可以积累文言文知识.作文素材.提升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四得.以往各期可以点击文章下方 ...
-
孔子谈选择:君子当洁身自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儒家经典」,四书里<论语>的共读. 上一篇里,我们读到了孝的四个层次,分别是:不给父母添麻烦.不让父母替自己操心.对父母心存敬重,以及始终对 ...
-
从论语看孔子的万世师表
文/晓锦源 我们看<论语>的文辞,优美.短小.严谨,广博.无论主题多重要,只讲一遍.每个字都含义深刻,一个字都不能删.<道德经>尽管也是经典中的经典,论题往往重复论证,反复说明 ...
-
“共读论语”:孔子的“三不原则”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 原句译 ...
-
读《论语》 看孔子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尽人皆知.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
-
草根读论语一一不一样的孔子 序
草根读论语一一不一样的孔子 序 太行野老 近来心境颇不宁静,无非为一些小事所扰,大有世事难以遂心.不被人理解之惑 ,不免牢骚几句, ...
-
从《论语》看孔子养生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一直在思考人长寿的问题.<论语>中道出了孔子养生的一些理念.我对此加以梳理,希望有益于大家. 谨慎用 ...
-
谨慎用药、饮食讲究、依礼而行......从《论语》看孔子的养生理念!
首都中医2021-04-09 15:57:15 孔子的智慧在很多方面都有充分地体现,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修身养性.但是大家一直以来不太关注的是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
从对《论语》的误读,看中国的国学教育
文/阿蹦 主播/萧然 父亲上过几年私塾,小时候教我<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然后他这样解释,小子,学习后要经 ...
-
视频·每日读论语卫灵公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卫灵公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原文]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翻译] 卫灵公向 ...
-
筱读论语译论 | 好古敏求,审慎地思考中华传统文化是孔子持有的态度
[原文]述而第七·我非生而知之者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竹注] 一.生而知之者:天生就知道的智者. 二.好古:喜欢历史文化. 三.敏:敏捷而聪慧.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