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一章

(0)

相关推荐

  • 往事 | 1964年的那场大雨

    摘要:我的老家在山西,那是一个四季分明.干爽宜居的地方.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阳光,那里的雨,给我温馨,让我思念!在我的家乡,也许现在正值艳阳高照! 上海梅雨季就要到了,接连几天下雨,令人心烦.窗 ...

  • 【美文选粹】史欣雨丨年味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史欣雨,山西省垣曲县移民初中学生.喜欢绘画.手工,热爱大自然. 年味 史欣雨 盼望着,盼望着,小年过了,春节的脚步近了,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在货琳琅满 ...

  • 年味儿

    嗨,我是哈哈大笑,欢迎阅读! " 年 的 记 忆 " Hey~ 我们又见面啦~吗? 这一年,你还好吗??? 弟弟回家了,年味儿好像才浓了点.忘了从何时起,不再对年抱有憧憬,仿佛,他 ...

  • 你还记得祭灶糖那黏牙的甜香吗?

    祭灶糖 腊八祭灶,年呀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自幼喊着歌谣进入年关,总是惦记着想吃祭灶糖,现在进入腊月,眼看着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日子临近,想起小时候的情形,忍不住要咽口水.那时,母亲扯着我逛街 ...

  • 我的儿童时代(1):镇平街1号

    我很佩服那些对自己儿童时代记忆非常清楚的人--因为自己对幼时的记忆就像受潮发黄的老照片一片模糊.我也想努力回忆,但想得脑壳疼,仍然只是一鳞片爪的,完全不成体系. 一鳞片爪,聊胜于无. 五十年代的徐州市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二集

    少     年  (十二) 1978年1月,我和我的爱人结婚,大舅和大舅母来到沈阳参加婚礼,给我们夫妻每人裁剪.缝制了一套毛料的中山装制服. 衣服做好后,我们都被大舅的手艺惊呆了,除了身材可体外,所有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三集

    少     年  (十三) 老爷的手,粗糙得就像戴着钢盔甲的手套,不怕任何木刺扎.记得姥爷给妈妈编苕条筐时,每一根苕条都要用一个木头顶尖,从上往下一破三瓣,然后才能用破好的苕条编筐. 木头顶尖就是一个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四集

    少     年  (十四) 1962年2月3日,腊月二十九,爷爷把11只兔子中的九个大兔子全都杀死,我剥的兔皮,九只兔子装满了家里的大洗衣盆. 第二天是年三十除夕夜,全家吃的团圆饭便是大锅炖兔子,妈妈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五集

    少     年  (十五) 我们家二楼对门的邻居也姓赵,他们家的大女儿大我两岁,叫赵贵琴,和我姐姐同年,名字也只差一个字,姐姐中间的字是雨,她中间的字是贵. 姐姐雨琴便向贵琴姐借了白上衣和毛蓝裤子给我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六集

    少     年  (十六) 上午九时,国庆典礼大会就在中山广场开会了,各级领导讲完话,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游行开始. 在我们学生方队的前面,是一辆装着一个大花篮的胶轮手推车,花篮牢牢地绑在手推车的车架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七集

    少     年  (十七) 转过头来,赵丽萍又对我爱人讲:"赵雨祥在我们班里画画得可好了,同学们都喜欢他画的画,他的美术功底,让全班的同学们羡慕不已!" 说道美术,我们6年5班从1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八集

    少     年  (十八) 买不起就自己做,虽然是山寨版,但能使用就是成功! 我最先开始制作的是集邮册.先用废旧的硬纸板,裁成集邮册大小的十几张,然后用白纸和浆糊把裁好的硬纸板双面粘好,再用旧白布裁成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一集

    昨天,写了<突然想到的>(后来改名叫<红薯>)因为第一次写博文,就直接写到我的博客页面上了.到了午夜12时,5000多字的博文已经开始收尾,还有几百字就写完了.这时,我的博客突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一集

    回家(一) 呼啸的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沿着清河水库的冰面,由西北向东南狂暴地刮过来:乌云几乎压在地面上,和漫天的大雪搅在一起,分不清四周的天空和山峦. 宽阔的水库冰面上,西北风卷起的雪浪,滚滚而来.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二集

    红     薯(二) 我们叶家村第三生产队的社员,最爱吃的是高粱米,用老农的话讲"有嚼头.抗饿"实际这也是一种无奈!所以,每年生产队的地里,除了不能种高粱的地外,能种高粱的地都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