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四集
相关推荐
-
消逝的村庄,盛不下的记忆
消逝的村庄 盛不下的记忆 --记无棣县岔尖公社傅家堡子村 文/刘向力 离别的时光过去近四十年之久,少年时的记忆依然清晰如初,小村庄就像一幅水墨画留在我的记忆里,点点滴滴总是不经意间闪现在脑海中.分开 ...
-
宁波竟然有四个杜岙村,村民都不姓杜,哪个杜岙村最美
浙江省宁波市共有四个杜岙村,分别位于海曙区章水镇.慈溪市观海卫镇.奉化区尚田街道和宁海县茶院乡. 有意思的是,四个杜岙村,村民都不姓杜. 每个杜岙村都地处山岙之中,风光优美,都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哪个杜 ...
-
华州瓜坡镇姚郝村名的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姚郝村名的来历 姚郝村村委会李吉超摄 姚郝村,位于华州区瓜坡镇东南方向,南面依靠着秦岭北麓的石头峪西梁下.全村有5个自然村,依次为姚堡子.郝家岩.泉沟.王窑和 ...
-
说说华州塬上人家的村落
邮箱:3125136050@qq.com 说说塬上人家的村落 作者 王立胜 华州区西南塬上人家的村落,从不同的自然位置上来说,总体上有两大特征.一是平原与川区地域的村落,二是依靠黄土塬台坡地带,在沟沟 ...
-
探访深山中的王家庵村,共几十户人家,曾有一座印钞厂
冯家镇的圣水岩,是威海乳山市的一处名胜.金元之际,全真七子之一的"玉阳子"王处一就曾长期在此修行.时至今日,仍可见到岩洞.石碑以及玉虚观旧址.加之周边山峦叠翠,史志称之为" ...
-
西北民间故事—当地真实存在过的三位民间法师(1)
原创常枫 秦岭鬼话 今天 这几天下雨,有点空闲时间,搜集整理一些我们当地民间真实存在发生过的奇闻异事. 在我们千阳县草碧镇寇家河塬向北约行15里路有个地方叫高盘山,山前附近有两个土峁疙瘩斜对相望,离远 ...
-
华州柳枝镇铧角堡子村名溯源
邮箱:3125136050@qq.com 柳枝镇铧角堡子村名溯源 作者 秦获幸 在咱们华州区的农村,村名叫小堡子,老堡子的倒是不少,而铧角堡子听起来就有点新鲜.一般人一听"铧角"二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二集
少 年 (十二) 1978年1月,我和我的爱人结婚,大舅和大舅母来到沈阳参加婚礼,给我们夫妻每人裁剪.缝制了一套毛料的中山装制服. 衣服做好后,我们都被大舅的手艺惊呆了,除了身材可体外,所有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三集
少 年 (十三) 老爷的手,粗糙得就像戴着钢盔甲的手套,不怕任何木刺扎.记得姥爷给妈妈编苕条筐时,每一根苕条都要用一个木头顶尖,从上往下一破三瓣,然后才能用破好的苕条编筐. 木头顶尖就是一个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四集
少 年 (十四) 1962年2月3日,腊月二十九,爷爷把11只兔子中的九个大兔子全都杀死,我剥的兔皮,九只兔子装满了家里的大洗衣盆. 第二天是年三十除夕夜,全家吃的团圆饭便是大锅炖兔子,妈妈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五集
少 年 (十五) 我们家二楼对门的邻居也姓赵,他们家的大女儿大我两岁,叫赵贵琴,和我姐姐同年,名字也只差一个字,姐姐中间的字是雨,她中间的字是贵. 姐姐雨琴便向贵琴姐借了白上衣和毛蓝裤子给我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六集
少 年 (十六) 上午九时,国庆典礼大会就在中山广场开会了,各级领导讲完话,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游行开始. 在我们学生方队的前面,是一辆装着一个大花篮的胶轮手推车,花篮牢牢地绑在手推车的车架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七集
少 年 (十七) 转过头来,赵丽萍又对我爱人讲:"赵雨祥在我们班里画画得可好了,同学们都喜欢他画的画,他的美术功底,让全班的同学们羡慕不已!" 说道美术,我们6年5班从1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少年》第十八集
少 年 (十八) 买不起就自己做,虽然是山寨版,但能使用就是成功! 我最先开始制作的是集邮册.先用废旧的硬纸板,裁成集邮册大小的十几张,然后用白纸和浆糊把裁好的硬纸板双面粘好,再用旧白布裁成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一集
昨天,写了<突然想到的>(后来改名叫<红薯>)因为第一次写博文,就直接写到我的博客页面上了.到了午夜12时,5000多字的博文已经开始收尾,还有几百字就写完了.这时,我的博客突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二集
红 薯(二) 我们叶家村第三生产队的社员,最爱吃的是高粱米,用老农的话讲"有嚼头.抗饿"实际这也是一种无奈!所以,每年生产队的地里,除了不能种高粱的地外,能种高粱的地都种了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三集
红 薯(三) 新建的青年点是三间房,屋盖上完瓦后,本应该是平平整整的屋面,却由于木头檩子太细,全都被沉重的红瓦压得变了形.房脊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龙,所有的檩子全部在中间部分向下弯曲. 由于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