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晋明:建设医院日间手术中心(部)

沈晋明: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One-day Surgery,Same day Surgery)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手术模式,是提高医疗覆盖面良好的医疗模式。最早是由英国内科医生James H. Nicoll提出,后来在美国与欧洲大陆得到推广,直到90年代才进入中国。2015年,柳叶刀委员会在《全球手术2030》中对日间手术做出这样的评价:日间手术是实现普及、安全和充分外科治疗的关键途径。
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推广日间手术。在国际上一些率先推广的国家,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已经达到60%以上,英国和美国更是高达80%。日间手术从几间手术室也发展到拥有十多间手术室的日间手术中心(Ambulatory SurgeryCenter  ASC)。
 
Baptist日间手术中心
日间手术的优越性
在经济上,日间手术释放了资源,日间手术更加节约资源,这是因为日间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周期降低,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减少人员配备,能更有效地使用手术室设备和用品,将住院设施资源留给更复杂和紧急情况患者。
促进健康全覆盖的更好实现,可减少同一国家内不同区域与不同国家之间的卫生健康不平等。
患者从日间手术中获得的益处包括:住院时间以小时而不是以天计算,这使得更多的患者能获得治疗并减少等待时间。日间手术减少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干扰,减少离岗或被护理的时间,使患者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功能。
可见,日间手术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手术模式。
鉴于国外日间手术已经发展十分成熟。在美国,日间手术的医疗设施在《医院和卫生设施的建造和装备指南》(Guidelines for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of Hospital and Medical Facilities)中的门诊设施章节中有详细的规定。由于独立的门诊设施的发展,2018版的指南,以三个独立文本出版,即“医院设计与建造指南”“门诊设施的设计和建造指南”和“养老卫生、护理和辅助设施建造”。
日本日间手术部平面布局
目前已有日间手术的相应导则,如美国日间手术与麻醉指南(GUIDELINES FOR AMBULATORYANESTHESIA AND SURGERY),欧盟的日间手术手册(Ambulatory SurgeryHandbook),英国卫生部的日间手术设施(Health Building Note 10-02: Daysurgery facilities)。规范了日间手术设施的建设,推动日间手术的发展。
2013年,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牵头成立的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根据联盟的定义,日间手术指病人在一日(24小时)内入院、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联盟特别注明:日间手术是对病人有计划进行的手术和操作,不含门诊手术。目前联盟推荐的日间手术以常见病,无合并症和并发症和相对简单的病种为主,共计56个,计划今年遴选出第二批。
近年来,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装备的日新月异,新的麻醉设备、药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微创手术出现与发展,为医院选择和扩大日间手术病种创造了条件,日间手术量日益增多。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是我国首批开展日间手术的单位。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把开展日间手术的病种扩大到了300多个。使得有限的资源服务于更多需要手术的患者。据卫计委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底,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达11%,有396家医疗机构设置日间手术中心,较2015年增加了近300家。
2018年年初,国家卫计委召开了2018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制定了来年的十大重点工作任务。其中,“三级医院扩大日间手术试点”作为第二项工作重点被单独列出。国家层面上的支持与推广,近几年日间手术会有更大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日间手术中心(部)。
芬兰日间手术部
急需规范日间手术中心(部)设施建设
日间手术是将原来需要住院完成的手术的在院时间缩短至24小时以内,涉及的病种较多,从普外到较复杂的手术,目前正大力促进开展三级或四级的日间手术。另一方面,微创手术已得到极大发展,微创手术切口缩小,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减少,降低了对手术环境的要求。使得过去在洁净手术室开展的手术现在可以在一般手术室中开展。日间手术中心(部)常常需要一般手术室和洁净手术室。一个手术中心(部)同时存在一般手术室和洁净手术室这是一个新课题。因为洁净手术室是区域控制理念,要遵循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规定。而一般手术室仅要求单室控制,要满足GB 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需要根据日间手术中心(部)的特点研究平面布局、人流物流流程、手术室与辅房配置,区域环境以及不同手术环境控制等问题。美国最新颁布的ASHRAE170-2017《医疗设施通风标准》中,仍要求B级和C级手术室区域控制,要求手术室设置在限制区内,需通过半限制区进入,而一般手术室(原A级手术室)不需要区域控制,可以设置限制区外。
另外,日间手术对流程的要求非常精细,术前检查、筛选、评估,术中麻醉技术的运用和手术人员的配合,术后安全性的确保等等。为了保障日间手术中心(部)良好运转,术后复苏室与手术室配比要高于目前的所建的手术部。
美国日间手术部
从目前我国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的设施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在综合医院内设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部),集中收治,集中管理。类似于医院内独立的科室(如洁净手术部),中心拥有自己的复苏床位、手术室,有独立的中心主任(通常由外科医生或麻醉科医生担任)、医生团队、护士长和护士,由中心集中收治各专科符合条件的病人。这种模式可以独立运行日间手术,便于做大做强,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日间手术发展成熟后,建设这种设施模式会越来越多。
二是从医院洁净手术部中划归出几个手术室,专做日间手术。分散收治,统一管理,由全院统一安排日间手术。日间手术由医务处管理,包括定制度,控制准入等。各病房自己收病人,根据医务处安排,排队进行日间手术。手术室通常是各专科分散收治,由一名主任(或护士长)统一管理、安排手术,病人术后回到各专科安排术后相关工作。这种模式在开展日间手术的初级阶段易于管理与实施,但难以做大。
也有的医院日间手术采取集中和分散收治相结合的模式。目前像国外一样建设完全独立的日间手术诊所(One-day SurgeryClinics)、日间医院(One-day Surgery Hospital)或门诊设施(OutpatientFacilities)可能还需有一段时间。如果缺乏强大的医疗技术和后勤支持,术后病患一旦出现并发症或其他意外,其风险很难把控,特别是跨机构转诊的流程。
 芬兰日间手术部
重视建设日间手术中心(部)设施
目前我国尚未有关日间手术中心(部)设施的建设标准,许多日间手术中心(部)设施的建设只能参照GB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有些地方并不一定符合日间手术中心(部)特点与要求,不利于日间手术中心(部)发展与相应设施的规范建设。无论在综合医院内设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部),还是在院内洁净手术部中设置日间手术区,需要编制《日间手术中心(部)设施建设标准》来规范其平面布局、人流物流流程、手术室与辅房配置,区域环境以及不同手术环境控制等问题,这对提高日间手术中心(部)运营效率与避免交叉污染十分有益,同时也可有效地降低造价与运行费用。
我国开展日间手术已经有十多年了。认真总结多年来医院开展日间手术以及建设日间手术中心(部)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实施的日间医疗工艺、流程、人流物流控制等方面有许多经验教训。由洁净园联合行业权威机构组织编写的《日间手术中心设施建设标准》于2020年11月7日正式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