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10)

(0)

相关推荐

  • 《尺肤脉与主病》

    首先需要搞清楚"尺肤脉"的概念.中医理论中,一般将两手肘关节(尺泽穴)下至寸口处的皮肤,称为"尺肤".诊察尺肤, 为古代中医切诊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诊察该肌肤的 ...

  • 脉有阴阳

    ​脉有阴阳 阴阳脉析义 阴阳是中医学 阐释人体生理病理. 指导诊断治的基本纲领 张景岳: 医道虽繁 一言蔽之 阴阳而已 <内经> 作为 中医脉学渊薮 其在: 分析脉理. 阐述脉法. 分类脉 ...

  •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10 《上古天真论 》第十讲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 ...

  • 解读10个经典中医验方, 值得收藏

    解读10个经典中医验方, 值得收藏

  • 黄帝内经解读(1)

    [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1),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2)之时,死生之期也 ...

  • 黄帝内经解读(2)

    [原文]三阴三阳经的脉象特征 太阳脏独至,厥(1)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2)当俱泻,取之下俞(3).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前卒大(4),取之下 ...

  • 黄帝内经解读(3)

    [原文]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1)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2)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3).府精神明,留于四脏(4),气归于权衡.权衡(5) ...

  • 黄帝内经解读(4)

    [原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1)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2)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 ...

  • 黄帝内经解读(5)

    [原文]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1),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 ...

  • 秦东魁老师微博语录解读10

    秦东魁老师微博语录解读10

  • 黄帝内经解读(6)

    [原文]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1)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