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子张:才高意广,务外失中(下)
相关推荐
-
在墓园选择什么样的碑最好?
在墓园里建立墓碑也是很讲究的还要注意墓碑的高矮.过高或者过低都不是很好,一般墓碑不得低于腹,不得高于颈,并不是越高越好.最好是能根据墓地来定,一般人家的墓地都不是那么高大,不能跟皇陵相比,高大的墓碑立 ...
-
清明追思
清明追思 □吴波 每到清明必有雨,今年也不例外.虽说4号才是清明节,但由于老公值班的缘故,我们便提前一天冒雨来为父亲扫墓. 绵绵细雨中来到淮安区的紫藤园公墓,远远就看见一片花海,这些年政府倡导文明祭祀 ...
-
生活的最高境界 ——中庸之道
两千多年前,据说孔子有一次去鲁桓公祖庙观礼,看到一个歪倾的瓦罐.孔子于是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名叫欹,它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会正过来,但如果装满了水 ...
-
【孔门】子张:才高意广,务外失中(上)
子张为孔门十哲之一,十哲一词本自<论语·先进>所载: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
-
孔门有十哲,《论语》中除孔子外,为何只有曾子、有子称为“子”?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再传弟子)编撰记录的孔子生前与弟子的对话.与当时其他人的对话.弟子们之间谈话等内容.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其中最为优秀的是孔门十哲: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其中德行 ...
-
【纪要】冯友兰中国哲学纪念讲座(八) | 王中江:“相与之道":“自我"与"他者"的孔门语境和多重叙...
冯友兰中国哲学纪念讲座(八) --王中江:"相与之道":"自我"与"他者"的孔门语境和多重叙事 2021年4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哲学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19主办了"冯友 ...
-
小屁孩问道孔夫子:孔门弟子中竟也有言语毒辣之辈
原创一纯国学2020-10-15 18:15:00 一纯在开启<八佾第三>的大门时,就剧透过本篇主要内容是礼法和祭祀. 本期我们依旧延续这个话题,来看一个小剧场: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颜回(儒家五圣,孔门十哲)
颜回(公元前521-前490年),亦称颜渊,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七十弟子之一.他一生大半时间跟随孔子生活和学习,极深地理解并履践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以谦虚敏学.尊重师长.仁德出众而著称,被后人推 ...
-
【远方】北京 《门里门外(外一首)》 作者:问渠 主播:曲萍
作者:问渠 主播:曲萍 编辑:小鹿 门里门外(外一首) 门外 烟火望着寺庙 挤满一朵莲花 云游的圣者 佛珠.禅杖.金黄袈裟 把经书念成木鱼 始终开启不了 并非防盗的门 门里 死一般的静 跳蚤和蚂蚁也停 ...
-
【孔门】施之常:德高言寡,裔居惠山
大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年1040年,周公姬旦为了巩固周王朝,平定了三监及武庚的叛乱,此即为周公东征.此前周公受封鲁国,因周成王年幼,周公旦没有前往封地,而是留在镐京辅佐成王,他派长子伯禽代替他受封 ...
-
【处世哲理】成功必备的三大要诀: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处世哲理] 成功必备的三大要诀: 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管子·乘马>中有言:"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
-
一个人成功必备的三大要诀: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商业案例参考 管理哲学 老板大讲堂 <管子·乘马>中有言:"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这句话告诉我们谋事成事的诀窍:做成一件事,往往产生于周密考虑,成功于实践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