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不守恒到底说了啥?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发现究竟有多大意义?丨众妙之门
相关推荐
-
镜里镜外的世界一样吗?不一样,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告诉你原因
镜子之所以能够显现出画面,完全是一种光学作用,但假如镜子里也有着一个世界,它与镜子外面的世界是完全一样的吗? 这个问题问得似乎很没有道理,镜里镜外的世界当然是一样的,镜子外面发生什么,镜子里面就会发生 ...
-
杨振宁和李政道获诺奖的论文就是这篇,大家看看
导读:杨振宁和李政道获诺奖的论文就是这篇,大家看看.由于不支持PDF上传,所以这是手机长屏截图.有能力去读,可以直接根据标题<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质疑>去下载高清版.不知道这个截图大家能不能 ...
-
原创,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宇先生—宇称并不守恒
#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 杨振宇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发现宇称弱相互作用不守恒定律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华裔科学家第一次登上诺贝尔领奖台,令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一研究成果 ...
-
「下」追求对称之美:杨振宁超越他诺奖的贡献 | 附量子纠缠新观念 | 众妙之门
撰文 | 长尾科技 点评 | 文小刚 06 对称性的推广 我们把眼光再拉回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这时候人们已经知道自然界除了电磁力和引力之外还有强力和弱力,强力把质子和中子黏在一起(不然质子都带正电 ...
-
「上」追求对称之美:杨振宁超越他诺奖的贡献 | 附量子纠缠新观念 | 众妙之门
<返朴>「众妙之门」专栏是我在<赛先生>「众妙之门」专栏的轮回转世.这一专栏主要刊登激发读者好奇心.引导读者深思的硬科普文章.<返朴>「众妙之门」的第一篇文章介绍了 ...
-
钴60旋转180度改变了衰变规律,杨振宁、李政道的伟大发现,让科学家害怕
一个人在睡觉的时候,朝左侧睡或朝右侧睡,不会改变自己的性别. 这就是所谓自然规律的"宇称守恒性". 美国于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2号,是人类飞行的最远的飞行器.在遥远的距离没 ...
-
杨振宁评价李政道的这句话,看似非常普通,却很有玄机
杨振宁和李政道这对"欢喜冤家",曾经是最好的搭档,一起合作获得诺贝尔奖,可之后两人却因为论文署名先后问题多,次发生争论导致分道扬镳,互怼了半辈子. 他们俩之间的恩恩怨怨已经说不清了 ...
-
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决裂之谜:共获诺奖,却最终败给了现实利益
一个科学家应当使理智和情感处于平衡之中, 才能冷静而又热忱地面对自然界. 提起杨振宁的名字,近些年来为人所熟知,尤其是很多人称赞于其在国际物理学界的地位,最为人所注意的是其放弃美国国籍又重新加入中国国 ...
-
粒子到底是什么?文小刚点评 | 众妙之门
粒子是什么?它被认为是点状的物体,坍缩的波函数,量子场的激发,庞加莱群的不可约表示,振动的弦,量子比特海的变形.......这些观点可以分为两大阵营:还原论和演生论.还原论的最基本假设是,空间本身是空 ...
-
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到底讲了啥?看后才知道杨教授的伟大
上一篇文章中我详细介绍了物理规律的"对称性"与"守恒量"是有对应关系的,也就是介绍了一个所谓宇宙的终极规律"诺特定理",这个定理展示了我们世 ...
-
宇称不守恒到底说了啥?
宇称不守恒,这是一个让许多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 熟悉,是因为这是全球华人的第一个诺贝尔奖,我们的教科书和媒体会经常提到这个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陌生,是因为大多人除了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了它以外, ...
-
明明获诺奖的那篇论文第一作者是李政道,第二才是杨振宁,后来为什么杨的声誉更大?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在笔者看来,二人的学术成就不同应是主因. 其实在60多年前,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名气就已在国内如雷贯耳. 1956年,杨.李以中国籍留美学者身份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那时的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