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脾脏病方解大小泻脾汤(整理)
相关推荐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第68
芍药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五.兼证 1.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山田氏云:病不解,不复常之谓,非谓表不解 ...
-
汤液经脾脏病方解大小补脾汤(整理)
小补脾汤:主饮食不化,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或心下痞满,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脉微者. 方:人参,甘草(炙),干姜各三两,白术一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昨天讲的是脾气实,用大小泻脾汤 ...
-
汤液经法:救误小泻脾汤(13)
小泻脾汤: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肢冷,脉微者. 方:附子一枚,干姜,炙甘草各三两. 原方:救误小泻脾汤:治用冷寒法(指苦寒清热之类的治法,暗示胃部机能有被苦寒药物所伤以致胃中虚寒的情形),致生 ...
-
辅行诀大小泻脾汤学习记笔 (四)
三.脾之虚实为病 <辅行诀>云: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若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 ...
-
中医五味原理之汤液经法五味方解
理解经方必须明晓内经五味功效: 以此功效归纳入术数模型,得出五味补泻图诀,此图乃道家秘传,陶弘景据此化出汤液经法五角图: 赤脚民医称此五味补泻为"五行颠倒诀",古人云"明 ...
-
汤液经心方三、四,大小补心汤(整理)
现在,让我们沿着时空邃道回到前古时期的思维方式中.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来学习汤液经法. 今天简要学习一下大小补心四方. 小补心汤, 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 方: 栝蒌一枚,薤白八两,半夏半升 ...
-
汤液经肝方二:大泻肝汤(整理)
大泻肝汤: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者: 枳实(熬)[金中木]. 芍药[金中土]. 甘草(炙)[土中木]. 黄芩[水中木]. 大黄 [火中木]. 生姜[木中土] (切, ...
-
汤液经肝方一,小泻肝汤(整理)
方一,小泻肝汤 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 枳实 熬,芍药,生姜,各三两. 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不差,更作服. 肝实,则泻之.按照五行颠倒诀,肝德在散,补之以辛,泻之以酸.然必合于 ...
-
中医经方五味原理之五-汤液经法五味方解
转载自新浪博客<假如明天来临> 现信学中医的都对组方很感神秘,但是有没人教授组方规则,当今中医师基本都是时方家,其组方就是常人的哪病配哪药,其方只是各种草药的堆积,毫无章法,一本烂账,往往 ...
-
『金匮要略』(七)奔豚气病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草枣汤,脐下悸动奔豚方: 降冲下气能制水,小便不利赖通阳. 组成:茯苓.桂枝.炙甘草.大枣. 功效:降冲下气,通阳制水. 主治:肾虚水气上冲证.症见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小便不利,或伴心悸,舌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