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李冬花:乡村学校的朗朗书声
乡村学校的朗朗书声
文/李冬花
乡村,只要你听见了众孩子朗朗的读书声,就会在不远处发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那儿,会有一群活动欢闹的孩子们,那里,有几位衣着简朴却满含热情的园丁老师。那就是静美而生动的乡下校园。

父母出外打工,现在,孩子们大都寄宿在学校里,专门有打铃叫学生起床,老师和父母一样,赶快起床,整装洗漱,一切刚刚收拾停当,学生们都进教室吃早餐,班主任老师,看着学子们都吃的津津有味,他们露出了可亲的笑容。饭吃完是晨读时间,开始了全新一天的学业,学生们定要大声地读出老师教给自己的每一课!

乡村校园里的孩子们是最棒的!他们由老师引导着去感知外面的世界、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感受新奇的事物和道理,让孩子们满心地渴望和憧憬,每行字、每道题、每本作业,工工整整,见证了学子们勤奋与努力编织着乡村世界的希望。乡村学校的学子,深爱和尊重老师对他们的付出,他们以好好学习优秀成绩来汇报老师对他们未来的寄托和明天的希望。

火 炉
小学、初中的数九天,我都上学带上我奶奶留给我雕花的铜手炉。冬天,手冻得冰凉,拿笔写字手都不稳,烤烤火还可以,上课的时候,把小火炉放在脚下暖脚。有时借给没有火炉的同学享用一会。

火炉也是农村老人们冬天享受,白天烤手、烤脚,睡前烘烤被窝。而烘被窝,则是儿时冬天睡前的准备程序。在学校下课了,给火炉热灰里放些豆豆、玉米粒都能烤熟,同学们聚一会,你吃几粒,他吃几粒…火炉还可以烤湿衣服等,是我冬天取暖的工具。

每当我拿起冬天的火炉,我都会想起我的奶奶,火炉有奶奶岁月留下的沧桑,如今完美无缺,我已把它收藏在我的身边,让它长睡在我的藏室柜台里,是奶奶留给我的一件念想也叫宝贝。


作者简介:李冬花,文昌书画院理事,老年书画院常务理事,大荔诗协理事,大荔作协会员。大专毕业。商贸局退休。三十年搞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