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物质技术如何改变中国文学生活 | 西东合集
相关推荐
-
晚清时《茶花女》 被译介到中国:曾经长销8年
1899年出版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由王寿昌口述.林纾执笔,被时人称为"西方的<红楼梦>",郑振铎先生赞其"译笔清腴圆润,有如宋人小词". ...
-
远古遗事
上文最后这几句是讲一些远古事迹: 1.人们深信的中子星一勺就有亿万吨,却不相信太阳可以化身为金乌.后羿射日. 2.法天象地,天罡地煞诸般仙术,可以高巨万丈,也可以渺小如蚁.壶虽小,但壶中别有天地.夸父 ...
-
李松睿:论沈从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文学思想 | 西东合集
一.引言 20世纪40年代[1]对于沈从文来说,是个饱经忧患的时期.一方面,这位作家的人生选择.创作立场在这一时期遭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指责[2].另一方面,这个有着"著作等身" ...
-
米歇尔·福柯:什么是文学? | 西东合集
白轻 译 正如你们知道的,如今众所周知的问题"什么是文学?",对我们来说,和文学的实践联系在了一起:仿佛问题没有在事后由一个第三者提出--那个第三者对某个处在自身外部的奇怪对象感到 ...
-
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 | 西东合集
基本术语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建构的出发点,如果出发点错了,就会影响研究的大方向.近百年来的翻译作品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国的学术研究,成千上万的外来术语涌进中国学术界,这些术语有的译得比较准确,有的却似是而非, ...
-
杨靖:叔本华在魏玛 | 西东合集
1805年,阿瑟·叔本华(1788-1860)的父亲海因里希投河自尽,母亲约翰娜决定变卖祖产,离开汉堡搬迁至魏玛公国.这一决定来得太突然,让叔本华猝不及防.唯一差可慰藉的是魏玛的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叔本 ...
-
李怡楠: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神秘深邃的文学旅者 | 西东合集
2018年5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凭借小说<奔>(英文译名为Flights)荣膺国际布克奖,再次引发全球关注.托卡尔丘克饮誉波兰文学界多年,曾两度荣 ...
-
沙龙丨陈福民×白烨×杨早:在历史面前为文学赢得光荣
开始阅读前,想请大家花3秒帮忙做一件事: 1.点击顶部公众号"昆仑书集 Kunlunbookzone" 2.进到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北纬四十度 ...
-
詹福瑞:试论中国文学经典的累积性特征 | 西东合集
经典作为传世的文化遗产,在其传播过程中,携裹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对于经典,历代读者接受的不仅是其原初的文本,还有后来不断累积的关于经典的评价.因此从接受的角度考察经典,经典应该是由经典文本和经典理解与评 ...
-
中国传统织物颜色合集,都超好看[心]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
中国近代之父合集
中国近代之父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