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思炜:杜诗的自我审视与表现 | 西东合集

(0)

相关推荐

  • 汉语是富有诗意的语言 ——中国诗歌的语言之体和文化之用

    .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31日 05版) 编者按 什么是诗歌?<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美学家朱光潜说:&q ...

  • 他也曾是个莽撞少年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七岁能咏诗 九岁苦练字 妥妥的神童一枚 十四五岁 已经震动四野 远近闻名 有自序诗为证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 ...

  • 谢思炜:杜诗的自我审视与表现

    自传性是杜诗的一个基本特点.按照一些学者的意见,中国自序文体中塑造的自我有"为世排除之我"."与众异质之我"."众中杰出之我"." ...

  • 谢思炜|杜甫诗歌的自传性

    自传性是杜诗的一个基本特点.按照一些学者的意见,中国自序文体中塑造的自我有"为世排除之我"."与众异质之我"."众中杰出之我"." ...

  • 注书是细读原著的最好方式 ——谢思炜先生《杜甫集校注》评述

    在清华大学的课堂上,谢思炜先生常年开设"唐宋诗歌研究"课程,其中有一项基础内容,就是让学生选取一首唐诗进行校勘注释.从版本源流梳理,到文字比勘,再到字词和本事的考索,经过这一系列的 ...

  • 【谢思炜】白居易诗中的麽些史料

    [内容摘要]白居易<蛮子朝>诗"摩挲俗羽双隈伽"中的"摩挲"一词应指唐代的磨些族(纳西族),白诗中所叙述的磨些人参与朝贺之事,为各种史料所不载.在此 ...

  • 孙郁:鲁迅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选择 | 西东合集

    鲁迅背后的俄国资源,大家都是知道的.讨论他的审美意识,俄国文学占了相当的比重.他所翻译的俄国作家作品数量可观.对其影响最大的是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的传统.从气质层面看,果戈 ...

  • 迈克尔·凯思:瓦尔特·本雅明,都市研究,与城市生活的叙事 | 西东合集

    陈永国 译 但要堕入真正的精神的底层,不再有什么夜里下降和上升的问题(那是白天吗?),对我来说意味着走老路回到两个面具的剧院,而它现在已经是一个酒馆了.(布勒东,1960) 引言 在试图讲述人们如何尝 ...

  • 约翰·巴思:扉页 | 西东合集

    候毅凌 译 开始:到一半,过了一半,完成了近四分之三,等待结局.想想到现在为止有多可怕:缺乏激情,抽象,职业化,不连贯.而且还会变得更糟.我们还继续得下去吗? 情节和主题:种种观念受污于目前的世界,但 ...

  • 思郁:王尔德的狱中书单 | 西东合集

    1895年5月25日,奥斯卡·王尔德因"严重猥亵罪",被判强迫劳役两年,先关押在伦敦本顿维尔监狱,7月4日转押伦敦旺兹沃思监狱,11月21日被转押距伦敦西部30英里的雷丁监狱.该年 ...

  • 爱德华·萨义德:关于流亡的省思 | 西东合集

    黄灿然 译 流亡想起来是奇怪地吸引人的,但体验起来则是可怕的.它是强行在人类与其原居地之间.在自我与其真家园之间撕开的一道难以愈合的裂缝:其根本性的悲哀是永不能克服的.虽然文学和历史确实包含流亡者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