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夜来了,一不小心,我却在南方惊醒了

花开的季节

作者|木禾

三月的校园,那片宽阔的草地已经绿了,昨宿下了一夜的雨,清晨起来,空气还是湿润的。草地上的积水在阳光下闪着光泽,旁边的小土丘上种着几株樱花,粉红色的花儿已悄然开放在春日下。还有几株银杏,尚未抽出嫩芽,光秃秃的枝桠,直挺挺的向空中伸展着,丝毫没有去年秋日满树金黄的气势,却似乎憋着一股气,等待这某个时刻的喷薄。

南方的春是湿润的,多雨而又多风。风吹来,带着是海的气味,湿湿的、涩涩的。雨后的清晨走在校园的路上,两旁种着香樟树,四季常绿着,空气湿润而清新。地上散落着香樟树的果实,紫黑色的,圆滚滚的像玻璃珠,脚踩在着写果实上,“啪”的一声爆开,留在地上的就只是一滩黑色的东西,不再有原来圆润饱满的模样。抬头往树上张望,一串串黑色的果实挂在树上,经历了一冬的寒冷,紫黑色的果实在透过树叶的阳光下闪着淡淡的光泽。不时仍有果实坠落,追逐着时间的步伐,完成本有的生命历程。

金黄色的油菜花怒放着,在横隔了宿舍和教学区的山坡上,像一层金黄浮动在翠绿之上。油菜花的种植是本校的一大特色,还未曾听过除此之外哪个学校种有这么多的油菜花。它最美的时刻应是清晨与黄昏,正值学子上课或下课的时间,一行人走在盛开的油菜花旁,远远看时,光线柔和,刹那间,也有种唯美之态,可勾起学子的种种情愫。

玉兰花又绽放在这个时刻,一如梦中人的容颜,那么熟悉,那么洁白,却又感觉是许久不见而产生恍惚,远远的不敢接近。一树花的绽放,没有树叶的衬托,显得那么孤独与寂寞,也是那么不为世俗庸扰。

这个季节在北方的家里也总是多风的,当风起,地上的尘埃被吹起,弥漫在空中,迷了路人的眼;或被扫到墙沿,呈着似水的波浪状。风总是在夜晚开始刮起,呼啸着、呜咽着,总似哭诉着什么,若是睡前未关窗户,半夜风起之时,必定是要惊醒的。而那些没有睡意的人,躺在床上,听到风的呼啸,也觉得一种空洞的无力感袭来。

清晨起来,风停了,带有一丝冷冽,天空碧蓝无云,一扫前几日的阴霾,心情也会舒畅不少。早起的老人,会去树林里捡拾昨夜被风挂断的干枯树枝,带回家作烧火做饭的柴火。老人们简朴了一辈子,不会轻易放过每次风带来的机会。风刮断干枯的枝干,减轻了树的自身负重,也满足了老人们的需求,这便是自然。

北方是干燥的,冬天的沟渠里是没有水的,只有一丛丛干枯的野草,无人打理,寂寞地度过一个冬日。田里的麦子开始返青,麦田里的各种野菜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些年村子里的人渐渐离开,去城市里打工,不少耕地里也不在种庄稼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速生杨,野菜也变少了。当春天野菜多起来的同时,地里的人也多了起来,大都是些挖野菜的人,这个时候天是比较干旱的,地里的泥土呈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在黄河滩区,离河岸较近的是沙地,土质较为疏松透气,适合种西瓜花生等作物;离的远的是淤地,蓄水蓄肥能力较强,比较适合种玉米小麦,但如果天气长期干旱,这样的土壤易板结干裂。而正是在淤地里,野菜才长得欣欣向荣,灰灰菜、面条菜就是这个季节最常见的野菜。

小时候的我,每到这个季节,便和奶奶去地里挖野菜,带着个小铲子,和几个塑料袋,有时候是破旧的提篮,因为那时找到个结实的塑料袋并不容易。挖野菜时少有对话的声音,有也只是听奶奶说几句她年轻时用挖野菜裹腹的历史,也不多说,伴随着叹息,尔后加快手里铲取野菜的速度,就像怕别人抢走了一样,再回到饿肚子的日子。田地里除了麦苗便是野菜,再有的生物就只剩下挖野菜的人了。偶尔也有跟随着主人的土狗,在返青的麦田里撒欢跑着,只是没有蝴蝶飞来飞去陪它嬉戏。没有花,哪来的蝴蝶。

野菜去根去残叶,用清水洗几遍,水的颜色也是绿的。拌上白面,放在蓖子上蒸熟,趁热用辣椒油和蒜末拌均匀,这便是春天给我们的第一种味道。这味道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味道,是泥土的味道,伴随着略微的苦涩,传承了千年,未曾改变。

有些时候,在梦中,那阴暗的天色下,一老一少蹲在麦田里,忙忙在寻找着什么,有时候起风,带起田间的尘埃,或是脚边用于装野菜的塑料袋。那孩子就在麦田里追着塑料袋跑啊、跑啊,那不是天上的风筝,自然也就没有欢笑声,只留下风声。把这个场景渐渐拉远,两人的背影越来越远,消失的麦田,消失的黄昏。

故乡的夜来了,一不小心,我却在南方惊醒了。北方的春天是干燥的,是寂寞的,满是尘土的味道;南方的春天是湿润的,是热闹的,一派水乡的气息。这不正是我曾向往的南方么,可在这热闹的季节,而我却又是那么落寞,一如北方的寂寞。

注:摄于重庆

郑重声明
(0)

相关推荐

  • 行走丨胜日寻芳

    许多年后你一定会想起这个春日,你和你的几位学生去黄河滩区一个叫"程坡"的小村庄,祭奠一位学生去世三年的母亲. 熟悉的道路,从菏泽出发,途经马岭岗.王浩屯.大黄集.庄寨.马头.三春, ...

  • 牛年故乡行----青青麦田

    鼠末牛初北方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小麦大面积旱死,故乡的小麦也受到影响,减产已成定局,但大部分麦田依然青绿 ,这是农民们的希望,祈求苍天早降甘霖帮助这些勤劳善良的人们度过难关.

  • 长得像面条,若麦田见到了,不要喷农药,它的价值高,3月吃最鲜

    导读:长得像面条,若麦田见到了,不要喷农药,它的价值高,3月吃最鲜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古人描述野草生命力旺盛的诗句,在古人的眼中,野草的生命力最顽强了,火烧都不怕. 其实好些植物,就特别喜 ...

  • 挑野菜

    小时候,家的对面是塬,也可称之为山,大约有二百多米高,塬上是层层迭迭的梯田.秋天苞谷收了,种上小麦,到了来年的春天,小麦长得有三十公分左右,绿绿的一片,春风吹过,荡起绿浪,一波接着一波,风不停,浪不停 ...

  • 谷勤玲丨怀念故乡的油菜花

    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和煦的微风吹拂着大地,吹绿河边的杨柳,柔软的柳枝垂吊在水面上,优雅的随风摇曳,偶尔,轻轻拂拭潺潺流逝的碧水,荡起点点涟漪,荡出一片旖旎春光. 被和风吹醒了的远山桃林,粉嫩的花 ...

  • 《文学的故乡》第二集阿来

    我觉得我对于故乡的爱,不是盲目地说爱或者不爱,我按照它本来真正的面目,去认知它,书写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认识自己故乡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成了我的信仰.--阿来(来源:央视网) 我觉得我对于故乡 ...

  • 混迹在宿舍的好声音,缅甸佤邦小哥唱《故乡》,唱出漂泊的感觉

    混迹在宿舍的好声音,缅甸佤邦小哥唱《故乡》,唱出漂泊的感觉

  • 旷世奇才赵元任:精通7国外语33种方言,一不小心玩成世界大师

    学而有道 读人大复印论文  ▏找知名学者编辑 看热点学术新闻  ▏用选题分析工具 推文时间:每周三晚,不见不散! "壹学者"热诚欢迎您赐稿或荐稿 点击查看 >>&quo ...

  • 我和我的故乡

    最近老家盖房子的人家特别多,村里年轻人大都在外面打工,可父辈们还是给他们盖,大部分的年轻人出去奋斗的不错,都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老家很少回来,只有些留守老人了,可他们从不闲着,地里的庄稼种着,家里的房 ...

  • 【赣雩文艺】作者:宋建勤《这片热土——写给第二故乡湖北宜城》(柔巴依·组诗)总第923期③2021年第129期③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这片热土 (柔巴依·组诗) 写给第二故乡湖北宜城 作者:宋建勤(青青草) 一.序篇 当踏上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一股暖流不自主从心底涌出 我多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 为你写 ...

  • 唱给妈妈、唱给故乡的两首歌曲,勾起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 人文之窗 >人文综艺掌上微刊 <妈妈的吻>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王付林作词.谷建芬作曲.讲述了非常朴素的.中国式乡村的人文情怀,表达了一种来自乡村母女之间的真挚感情. ...

  • ​故乡的四月花香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白居易对四月的描写.要说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应该是四月的春天.都说阳春三月好风光,但故乡的三月常有乍春寒的时侯,偶而还会春雪飘絮,棉衣裏身,枯萎的树枝没有绿色.四 ...

  • 韩淑玉诗歌:梦回故乡(外二首)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早安心语 这世界真小,一条路,一个转角,一段音乐,一部电影,都能让人想起曾经的熟悉.这世界真大,一句再见,一句谢谢,一句意味深长的对不起,都能将原本亲近的人,生生拉开天涯海角的距离 ...

  • 《文学的故乡》第三集迟子建:北极村里藏着她的创作秘密

    因为我写作是写这片土地,是生命和这片土地滋养赋予我的,我生命和文学的根,其实就是冰雪根芽.--迟子建(来源:央视网) 因为我写作是写这片土地,是生命和这片土地滋养赋予我的,我生命和文学的根,其实就是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