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墓出土的元青花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但是,真正的大发展是在元代。元青花独特的艺术价值、日益上涨的经济价值和流传甚少的现状,使其成为古陶瓷界万人瞩目的巨星。

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产品,是难得的标准器。

第1处: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明洪武4年(1371)汪兴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纹印花龙纹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高足碗高11、口径12.9、足径4厘米。

墓出土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印花龙纹高足碗

第2处:山东邹城市明洪武22年(1389)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的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1971年出土,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罐残高33厘米,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出生两月受封鲁王,15岁就藩。

罐的颈部缺损,罐的青花发色比较鲜艳,主体纹样为四爪云龙纹,龙的形象矫健,小头细身,胫部的莲瓣纹中夹有大括号样的莲瓣尖。

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

第3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观音山明洪武25年(1392)沐英墓出土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195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通体五层纹样,绘画精美:肩部为杂宝覆莲纹和缠枝莲纹,腹部绘萧何月下追韩信纹,绘有萧何、韩信和艄公三人,画面点缀芭蕉、竹石、松树和梅花等纹饰,胫部饰卷草纹和花卉仰莲瓣纹,有大括号式的莲瓣尖。

这件梅瓶完整无缺,是国宝级文物。

沐英墓出土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

第4处:安徽省蚌埠市明洪武28年(1395)汤和墓出土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盖罐,

1973年出土,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汤和生于元泰定3年(1326),卒于明洪武二

十八年(1395),墓中出土了陶瓷器、金银器、铜器和玉器100余件。

第5处:湖北省钟祥市明永乐12年(1414)郢靖王墓出土的两件青花梅瓶,2006年出土,湖北省博物馆收藏。这是一座合葬墓,墓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栋夫妇。朱栋生于明洪武24年(1391),卒于明永乐12年(1414)。

出土的二件梅瓶,一件是元代青花云龙纹梅瓶,青花发色浓艳,有铁锈斑痕,绘画画笔比较粗犷,一共绘有四层纹样,肩部是杂宝莲瓣纹和缠枝牡丹纹装饰带,腹部主题纹样为四爪云龙纹,龙纹形象威猛,细颈,胫部绘莲瓣纹。

另1件是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青花发色较云龙纹梅瓶稍微显得淡雅一些。

朱栋墓出土青花四爱图梅瓶

第6处: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乡尹西砂石厂明永乐14年(1416)王氏墓出土的元青花凤穿花纹梅瓶,1990年9月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王氏是明孝陵卫指挥使萧氏的妻子,这是一座分室合葬墓,萧氏墓已经被盗,墓中有精美的青花残片出土。

第7处:南京市中华门外郎宅山明永乐十六年(1418)叶氏墓出土一件青花莲池鸳鸯纹碗,1960年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碗高13.4、口径30、底径9.3厘米。

明永乐十六年叶氏墓出土青花莲池鸳鸯纹碗

宋晟、叶氏为明永乐朝的皇亲国戚,其子宋琥为当朝驸马。宋晟墓中出土了白釉瓷和龙泉青釉瓷169件,另外还出土了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等随葬品。宋晟夫人叶氏墓中出土了白釉瓷、龙泉青釉瓷、黄釉瓷、青花瓷,一共33件瓷器。值得一提的是,宋晟儿子宋琥和长孙宋铉夫人墓中各出土了一件釉里红松竹梅纹梅瓶。

第8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应塘村明正统4年(1439)沐晟(沐英之子)墓出土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1959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第9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季桥乡颜刘村凤凰墩明成化6年(1470)陶升夫妇合葬墓中出土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盖罐,1980年出土,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博物馆收藏。

陶升夫妇合葬墓中出土青花缠枝牡丹纹铺首耳盖罐

元青花的主色调以蓝白为主,这主要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因为蒙古人喜欢白和蓝,而蓝色又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13世纪初,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进入中国,其中有工匠、天文学家和医学家,他们带来了西域文化。

元朝建立后,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受西域文化影响的中国工匠,开始将传统的中国图案,用青花原料画在瓷胎上,烧制出赏心悦目的青花瓷,开创了一代中国人审美的先河。

元青花的题材众多,和其他瓷器多表现飞禽走兽、花卉虫鱼不同,元青花后期有大量绘有戏剧故事的作品问世。究其原因大体有两个,一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二是因为元朝后期,朱元璋长期驻扎景德镇,他对战争和人物题材的偏爱影响到了元青花。

元青花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品,它与唐宋年间的陶瓷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它使中国陶瓷从素瓷向彩瓷过渡,其丰富的绘画艺术更赋予了中国陶瓷装饰性的功用。

元青花自身工艺也达登峰造极的水平。无论是颜色、画艺、质量,都是青花瓷中的上乘佳作。其雄浑矫健的造型、张力十足的纹饰、浓艳深透的青花发色、通体弥漫的雄霸之气,强烈地震撼着每个喜爱元青花的人。

元青花之所以如此珍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存世量极为稀少,特别是画有人物的元青花罐更为稀缺,且都藏于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 而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乃至全国所有的博物馆,都没有一件元青花人物罐,可见其珍罕的程度

guwan1998

(0)

相关推荐

  • 国宝级瓷器的价值7.1亿元人民币,您知道是哪款瓷器吗?

    花开富贵幸福来 关注 1/10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沐英墓,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为国宝级文物,是南京市博物馆的&q ...

  • 元青花(11):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

    在国家博物馆"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看湖北省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我在<元青花(1):在湖北省博物馆>记载过此瓶.这次有机会看见这件元青花瓷器,再记 ...

  • 南京出土的那些梅瓶 ,最便宜的也得过百万吧

    古代艺术 <饮流斋说瓷>中道:"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 图1 上 ...

  • 闻所未闻的东晋出土玉器大全

    玉带钩长9.5 cm,宽1.8 cm,高2.3cm江苏省南京市仙鹤门外仙鹤山6号墓出土东晋 玉带钩 南京仙鹤观高崧家族墓出土 东晋玉质用具.江苏省南京市仙鹤观东晋高崧夫妇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

  • 国内出土元青花(一)

    元代  青花龙纹玉壶春瓶 1985年山东省青州市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葬出土 青州市博物馆藏 元末明初  青花鸳鸯纹大碗 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M6宋晟夫人叶氏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总馆藏 元末明初  青 ...

  • 明代墓出土的元青花鉴赏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但是,真正的大发展是在元代.元青花独特的艺术价值.日益上涨的经济价值和流传甚少的现状,使其成为古陶瓷界万人瞩目的巨星. 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 ...

  • 沐英墓10亿元青花被盗,盗墓贼本想着一夜暴富,结果却被捕枪毙

    盗墓贼的确是非常的可恨,在民国时期,由于当时社会极其的动荡,因此盗墓风盛行,在那个时候中国出现了许多的盗墓贼,而且这些盗墓贼都是世家出身,为此盗墓水平绝对不是那些半路出家的小盗贼可以相比的. 盗墓贼康 ...

  • 用数据说话 | 我国出土的元青花概况

    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出土的元青花资料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窖藏.墓葬.遗址和窑址. 从总体看窖藏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不光数量相对多而且也相对比较精美.窖藏是由于同一批文物由于特殊原因,被埋在一个像窖穴一样的地方 ...

  • 洛阳五代墓出土开元通宝钱初析

    2009年10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洛南新区龙盛安置小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座五代时期的墓葬. 这座墓葬除出土有铜印章.铜镜.石砚.白瓷碗.陶罐等文物外,还出土了64枚铜钱,这64枚铜钱全部为开 ...

  • 几个馆藏或出土的元青花人物纹器物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仅有百余件,世界上的每一个博物馆都以藏有一件元青花为荣.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装饰多样,特别喜欢用花.龙.池塘等动植物纹饰,人物纹饰的极为罕见 ...

  • 1972年,康熙女儿墓被盗,墓中出土一龙袍,价值不少于10个元青花

    确实晚清政府是没落的让人憎恨,特别是慈禧那个老妖婆,要不是她,大清不会那么容易被外国列强欺负,其实大清前期的时候的确还是非常强大的,特别是康熙和雍正时期,那真可谓是盛世年代,其中康熙朝是最为强大盗墓, ...

  • 场大雨冲出600多年古沉船,出土3件元青花,一个梅瓶就身价过亿!

    元青花,一直是世界罕见,国内.国外各大博物馆中也仅有几件.因为稀少,所以珍贵.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伦敦佳士得以1568.8万英镑拍出,折合人民币约2.3亿! 1 元青花非常的 ...

  • 奢靡之风:镶嵌红蓝宝、珍珠的金银器——明代荆州藩王及王妃墓出土珠寳

    古代艺术  蕲春县位于鄂东南,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蕲春境内明荆藩王墓出土的百余件珍宝,极尽奢华!人们在感叹之余,也十分疑惑:为何在朱元璋明文规定子孙后代不得厚葬的前提下,这些明皇室子孙仍骄奢淫逸, ...

  • 元墓出土一件“脏布”,显微镜观察后发现神秘银线,专家愣住了

    其实文物修复工作非常的有意思,因为会在其中发现许多神秘的东西,比如你可能会因为修复文物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古人超前的技术手段,这个技术手段甚至是我们现代人都无法破解的谜团. 下面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