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转是太极拳实战的核心技术 2024-08-01 13:05:46 李雅轩传授散手时强调要“拉得开,打得上”。李雅轩也有个军人身份,他特别欣赏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军事思想。而且,距离大,很小的力量也能够有很大的冲量和能量。不过,局促空间的战斗更多。这个时候有一个实战秘诀,拧转。 杨式太极拳大架的编排有个不传之密。李雅轩当年很不愿意讲, 但是又对徒弟都说了。李雅轩特别强调手的“拧转”,每个招式,比如斜飞式,一只手要极力地左旋,另一只手一定要极力地右旋。我记得,李雅轩有一张和徒弟周子能的散手照片,是个斜飞式,双手的相反拧转非常明显(当然双手拧转相同也是可以的) 。如果把每个关节的旋转命名一个阴阳符号,各个关节分“根、中、稍”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卦象,可以像数学一样穷举各种组合。这是真的,八卦掌就是这么编排的。张松溪的拳论里面用拔浪鼓来形容内家拳,说,手臂是两个鼓锤,围着中间的立柱甩。我更喜欢师父用钻木取火的工具来比喻形容。钻木取火的工具,两根木棍成十字,用绳子连接,水平的木棍上下压,中间的木棍就能旋转起来。这个工具充分体现了人体运动的秘密:纵横顺逆。上下的运动变化为水平的运动,是纵横;钻头的左旋变右旋,右旋变左旋是顺逆。内家拳里,肌肉是筋,是弹簧,自己不做功,一紧即松,是联系骨骼的皮筋,传递能量。肩胛骨是纵横能量转换的关键,沉肩是用肩胛骨的关键。如果试试动肩胛骨,自然会体会到锁骨的运动。“纵横顺逆”是《内功四经》里反复提到的说法。体会到“纵横顺逆”,就算懂劲了。太极拳的每一个招式都是一次举重。起势就是举重。举重的方向是上下,通过肩背“纵横”变化成水平方向的前后。“顺逆”就是每个关节的拧转,阴极阳生。懂劲,在自身,要懂得自身骨骼的“纵横顺逆”,在打法,也要懂得和敌人一起,纵横顺逆。如果下棋可以走两步,对手只能走一步,当然稳赢。内家拳的打法就有这个效果。师父很早就要我在套路和推手中体会,太极拳的防守和进攻是一体的,防守就是进攻,进攻就是防守。这个一体就是太极。太极是阴阳转换,阴极阳生,纵横顺逆。防守的反面就是进攻。防守到进攻是自然的演进。太极拳从一开始就是练这个从阴极阳生的自然转换。要说杨式太极大架不能实战,这是不懂拳理。大架相当于一个更大的钻木取火工具,纵横顺逆,阴极阳生,太极转换,大架能做得更彻底。更大才能更小,越舒展就能越缩小。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要阴阳相反,组成太极。但是对敌就不能相反,不要和对方“顶牛”,要 “顺”,舍己从人。力是矢量。敌人发力,我也发力,敌人的力量是一个方向,我的力量和敌人垂直,就会合成一个新的矢量。正交的矢量的点积为零,敌人的力投影在我的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当然,不可能完全正交。越正交,敌人在我身上的作用力就越小。空间越大,越容易做成正交 (垂直)的力量。大架更能够实战。李雅轩传授散手时强调要“拉得开,打得上”。李雅轩也有个军人身份,他特别欣赏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军事思想。而且,距离大,很小的力量也能够有很大的冲量和能量。不过,局促空间的战斗更多。这个时候有一个实战秘诀,拧转。正交的力量,最普通的是横竖,水平和垂直。用多维几何学的说法,拧转是一个新的空间维度,和三维空间的任何方向的力都是正交(垂直)的。我们也可以和外家拳一样”顶牛“,比如手臂硬碰硬,但是只要手臂一拧转,就不是顶牛,而是正交的合力了。对方力量再大,只要我们不给他支撑,他自己都倒了。拧转的好处非常多,不仅仅是合力,而且是最自然的阴极阳生,最快地转入进攻。杨家的实战的太极拳,就是每招每式加了这个拧转。发力是一松。太极拳实战可以说只防守,不进攻。因为阴极阳生,防守的极端,就是进攻,非常自然,强大的进攻。太极实战非常难,难在放松,难在不惧,难在理智,难在心气平和。不过,太极的实战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自动发生的,如有神助,不索而得,这就是“神明”。原文刊载于《武魂·太极》2017年4月号 赞 (0) 相关推荐 李雅轩老年拳学思想析解 汤庆章 引要 李雅轩定居成都后,坚持杨式太极拳"致柔"的方向,明确提出了"大松大软"的练拳主张,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太极拳"大松大软,稳静安舒.轻虚无为& ... 李雅轩太极日记 太极罗老师--太极粘黏剑 李雅轩是杨氏太极第四代的一个杰出人物,在四川四十多年的传拳和他写了太极日记.他的女婿陈龙骧将他的太极日记整理出来,八十年代开始,就在<武林>.<武魂> ... 太极拳的松柔观(摘要1) 专气致柔"是杨式太极拳的主要特征. 如果说陈氏太极拳将刚猛风格的外功拳发展为"刚柔兼备"的武术功夫,杨禄禅则在学习陈式"十三势"基础上,进行了继续柔化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一《释名义第一》 拳为兼体用益智勇之运动.太极为阴阳之母.无所不包.以之名拳.命意深矣.易曰.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阴极生阳.阳极生阴.而刚柔动静之机.无所不用其极焉. 夫拳.壮者好用之以斗.斗之胜负.以视拳技之高下 ... 太极拳实战“米字诀”,化繁为简,反复训练,形成本能 太极拳实战“米字诀”,化繁为简,反复训练,形成本能 八极拳传人忍无可忍,决定将太极拳实战技术公开 话说当年六大派围攻明教,张无忌见识了少林空性大师的龙爪手之后,说出这样一句话:"少林派龙爪手三十六招没半分破绽,乃天下擒拿法中的无上绝艺,只不过大师练得还有一点儿不大对."这句话听 ... 连载②|太极拳实战用法:揽雀尾(掤、捋、挤、按) 编者按 漾太极网连载的太极拳实战用法,几位太极名家对于实战用法的解读对于现代人习练太极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具有丰富的攻防内涵,有独特的"法"身法和&quo ... 洪均生先生十字手解析,太极拳实战中双反圈化开直劲 洪均生先生十字手解析,太极拳实战中双反圈化开直劲 太极拳实战经验十条总结 虚实之机,或说动静之机,变化全要因敌变化而变之.正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 1. 随敌变化而我变,知己知彼 推手练习过程中,要细心体会手上力点的转化.一只手上有九个力点:五指.大鱼际.小鱼际.掌心.掌背 ... 别黑了,这才真正的传统太极拳实战!防身效果最好 别黑了,这才真正的传统太极拳实战!防身效果最好 连载36|太极拳实战用法:弯弓射虎(口诀:弯弓射虎挑打胸) 杨公澄甫弯弓射虎拳势(晚年拳照) 1.杨澄甫: 如乙右掌打来劲大,甲随用右手靠接住,同时左掌拂乙右肘,可用提劲往右高处粘提,将乙足根领活,然后甲用按劲向斜下打去. 2.杨振铭: 设敌人以右脚在前用右掌 ... 连载35|太极拳实战用法:转身摆莲(口诀:转身摆莲护腿进) 杨公澄甫转身摆莲拳势(晚年拳照) 1.杨澄甫: 如乙用左拳打来,甲用双手右在前,左在后,按乙膊,用捋法往左边采劲,甲同时飞右腿扬打乙胸,左足千万立实,倘敌自后打,用转身摆莲腿亦好. 2.杨振铭: 由退 ... 连载33|太极拳实战用法:上步七星(口诀:上步七星架手势) 杨公澄甫上步七星拳势(晚年拳照) 1.杨澄甫: 甲立式乙用右手直打来,甲用左单鞭式在乙肱上往下沉,如乙回抽手时,甲随时用右手自己肱下打出,为上步七星锤,右足上步为虚式,左足为实. 2.杨振铭: 由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