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的唐蕃战争:郭子仪单骑退回纥,吐蕃幕后黑手竟是大唐另一功臣与宠臣
相关推荐
-
203篇:69岁郭子仪,猛得无边又无际!
本文合计6400字,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203篇 69岁郭子仪,猛得无 ...
-
大唐的重构(五) 战神对决:郭子仪vs仆固怀恩
广德元年,即公元763年十二月,离京逃亡了两个月的皇帝回到了京城长安.首都虽然收复了,皇帝的烦恼却一点都没有变少,眼下最大的烦恼就有两个:一个是事后追责,一个是仆固怀恩的处理. 我们先来看事后的追责, ...
-
大唐的重构(四) 谁才是皇帝的救星?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的十月,小皇帝坐上这个皇位已经一年半了,现在的小皇帝的心情,大约就如同身处云端般兴奋吧.不由得小皇帝不开心啊,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他的功绩实在令人震撼:以雷霆之威荡平燕帝国,平定了 ...
-
“名将沉浮录”之------“富贵寿考”的汾阳郡王郭子仪
郭子仪,生于大周通天二年(697年),山西曲阳人.唐代著名将领.军事家.以武举入仕,历任左卫长史.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卫尉卿.朔方节度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司空.司徒.太尉.中书令等职.他戎马一生,屡 ...
-
鸡同鸭讲的悲剧——仆固怀恩与郭子仪之间,就隔着一个骆奉先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诗圣杜甫被朝廷征召,授京兆功曹参军一职,但却并未赴任.话说当时安史之乱刚被平定,皇帝李豫因此被很多人视为中兴之主,认为大唐王朝在他的带领下必然会重现开元盛世之荣光.那么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7 单骑退回纥
NO.197 于是郭子仪把话锋一转,接着又说道:吐蕃人凶残无道,趁我国内乱之际,不顾舅甥之亲(唐中宗李显曾将养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和亲,唐玄宗李隆基与金城公主算是堂兄妹,也便成了吐蕃赞普的小 ...
-
陆离:论唐蕃长庆会盟后吐蕃与回鹘、南诏的关系
摘 要:唐蕃长庆会盟后,吐蕃与唐朝和解,回鹘与南诏政权随之也与吐蕃会盟和好,通使往来,唐朝联合回鹘.南诏共同对抗吐蕃的战略格局也随之瓦解.敦煌汉藏文书和传世汉藏史籍对于这一史实都有相应记载,可以相互 ...
-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第一良将李晟,百战百胜无一败绩,第二个郭子仪
中唐第一良将非李晟莫属.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进入一个多事之秋,最屈辱的国都六失.天子九逃中的前三次都发生在这段时间,而且这三次都被唐德宗赶上了,第三次甚至是因为唐德宗自己错误决策造成的. 前两次收复长安 ...
-
唐安史之乱后为什么不除节度使撤藩镇?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在安史之乱中平叛最为得力的就是各地的节度使,当时的朝廷已经没有多少本钱.只能依靠藩镇的兵力.比如让大唐回血的郭子仪当时是节度使.在唐肃宗复国之后,同样没有能力改变节度使兵权过大,尾大 ...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三次打击河朔蕃镇,延续唐朝生命一百五十年
安史之乱后,唐朝实力大减,不能控制蕃镇,因而天下陷入分裂!给人的印象就是蕃镇飞扬跋扈,不听朝廷节制,朝廷毫无权威,最终导致唐朝灭亡!其实不然,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的一百三十余年里,唐朝朝廷始终处于主导地 ...
-
唐蕃古道路书:它才是最好的出藏线路!这些优点让人无法拒绝
青藏高原是自驾人的共同梦想,现在这个时候,正是自驾入藏的最好时节. "川进青出"是最经典的西藏自驾游线路.为什么大家都要"青出"呢?因为多数人是从川藏线或滇藏线 ...
-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为何要打开宦官掌兵的潘多拉魔盒?
咱们谈历史,若论宦官哪家强?即便知名度超高的明朝太监们,在面对唐朝那群宦官大佬们的光辉业绩,也得恭恭敬敬地献上卑微的膝盖. 唐朝简直是宦官擅权的巅峰朝代,而让这群身残志坚的人们鼓足走上前台勇气的,恰恰 ...
-
“安史之乱”后的产物—乾元重宝
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为了加强边境,以防御吐蕃.回纥的侵袭,在边境地区增设一部分军镇.军镇主要管辖着几个州,主将叫节度使,领兵戊边,天宝初年在边境地区的节度使佣兵四十多万,而王朝里的禁军不过寥 ...
-
唐蕃古道——广东省博物馆回顾(四)
文/摄/张越 2020年12月我在广东省博物馆参观了"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 展览文物很多,但我只匆匆拍摄了几张展品.后续整理图片时发现这些物品精美且很有代表,它们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