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草木世界》分享实录

苏东坡的草木世界(上)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上午好,这里是宁波图书馆草木笔记系列沙龙第10期的直播间,感谢大家在百花盛开的周日上午,和我一起探讨东坡与草木这个有趣的话题。

说句实在话,分享这个话题有点诚惶诚恐,因为苏轼实在太丰富了,在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面前,有点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之所以下定决心,不揣浅陋来谈这个话题,主要是想抛砖引玉,期待更多高人,尤其是植物爱好者,从草木这个角度来关注、研究东坡,把东坡的草木世界拓展开来,丰富起来,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东坡生命的广度和深度。

所以,这个分享,只能说是向大家汇报我的一个读书计划,还不能说是一个研究心得,讲得不对的地方,还请方家批评指正。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和补充,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直播结束之后,我会找时间来和大家互动。下面进入今天的分享。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

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三个部分:1、缘起。2、何以成说?3、研究价值。如果有时间,再讲一个例子。

赵孟頫东坡先生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一、缘起

1、坡迷致敬超级偶像。

在古今所有文人之中,我最喜欢苏东坡,没有之一。他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其“随所住处恒安乐”的潇洒人生态度,他在《超然台记》写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bǔ zāo chuò lí)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浣溪沙》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定风波》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些都是支持其一生大起大落、颠沛流离、受尽磨难,但依然能够笑对人生、活得有滋有味的精神力量,这些上次在分享《草木清欢》一书时已经讲过,不再重复。

苏东坡的草木世界(下)

我和东坡的渊源,最早是高一时,在学校下发的一本课外阅读资料中,读到他的《前赤壁赋》。当时惊为天人,慨叹竟然有这么好的文章,尤其末尾“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一段,是我最喜欢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年来优游于山野花木之间而乐此不疲,也是受了苏轼这篇文章观点的影响。这是当时唯一一篇学校没有要求但却全文背诵下来的文章。从此开始喜欢苏轼,关于他的文字以及著作都会加以关注。这些年来也会经常阅读他的相关传记、研究资料以及他的诗词歌赋文。

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读书要能进能出,落实到读东坡,就是要有所输出和表达,才会读得更深一些。读东坡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读。他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人,儒释道兼通,诗、词、文、书法都是当世第一,也是文人画的开山祖师。同时,他在决狱、治军、水利、工程、园林、美食、酿酒、医药、养生、旅游等等方面也是卓有成就的,都可以去研究。而我的能力水平有限,想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草木这个视角去触摸东坡先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实践东坡先生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从而对东坡先生多一分理解和共情,这也是一个铁杆坡迷向偶像致敬的实际行动。

2、草木书写寻求突破。

我是一个植物爱好者,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草木科普文章的写作者,平时一向秉承“发现身边的草木之美,挖掘日常草木的文化内涵”这个宗旨写文章。《甬城草木记》和《草木清欢》的先后出版,算是一个阶段性成果。这两本书的大部分文章,基本可以定位为物种小传,亦即为城市、山野的代表性草木立传画像,《甬城草木记》偏城市草木,《草木清欢》偏山野草木,这种单个物种逐一记录的写作方式,有利于积累知识,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身边的世界。书写的单个物种多了,对于相关科属的熟稔程度会加深,对于地域的物种分布会熟悉起来,对于知识总体的增量是能做出贡献的。不过,这种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零敲碎打,不成体系,属于看到什么写什么。

在和几家出版社编辑老师交流未来写作计划时,多数老师都建议我聚焦一个主题,列出提纲,有意识地去写同一主题的系列文章,这样才会像一本书,对于个人来说才会有新的突破。

于是我就想到了我在读东坡时的感受。所谓“韩文如潮,苏文如海”,这个海,既是说他落笔为文恣意汪洋不可限量,其实也可以说是他的文章题材涉猎广泛横无际涯,苏轼在草木、医药这方面的文章、事迹也是颇成规模的。但在浩如烟海研究东坡的文字中,从草木视角进行研究的非常少。检索中国知网,少量研究文章是有的,但是专门著作则在市面上没有见到过。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苏东坡的草木世界》这个课题。

计划静下心来,花大量时间,做两件事,一是读,二是行。先要好好读一读苏轼全集之中有关草木的文字,包括他的诗集,文集,词集,以及其他相关的一些研究论著,如年谱和传记;其次还想抽时间重走苏轼之路,比如重游眉州,补上上次没能进入三苏祠的遗憾,还特别想去黄州、惠州、儋州这几处他贬谪的地方,看看他写过的草木和游览过的胜迹,实地感受他的人间遗爱。

最后,想紧紧抓住草木这一线索,细细梳理,慢慢写文。当然,这只是我目前的设想,能否驾驭得了这个课题,能否持续下去,就不知道了。所以今年鼓足勇气抛出这个课题,一方面是自我加压,一方面也是向各位方家求教,寻求支持,希望大家帮助我进行这个庞大的工程。

3、文学草木成果可鉴。

在草木与文学这个交叉领域,虽然研究苏东坡的不多,但在这个主题之下已经出了很多成果。

中国台湾的潘富俊博士最具代表性,他是台大森林研究所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学博士,也是一个超级的古典文学爱好者。近二十几年来,他左手科学,右手文学,在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开拓前行,做出了非常可观的成绩,先后出版了《诗经植物》《楚辞植物》《唐诗植物》《红楼梦植物》《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的植物世界》等多部著作,为我们植物爱好者从草木视角了解中国古典文学打开了一扇窗,给人带来很多启发。我也是读着潘博士的系列著作走上草木与文学交叉之路的。在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中,人们研究最多的是《诗经》植物,市面上已经见到十来本《诗经草木》。宁波博物爱好者大山雀也独辟蹊径,去年出了一本《诗经飞鸟》。

最近两年,也出现了其他名著与草木交叉的研究作品。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蒋春林,她是一名资深的植物爱好者、红学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她把自己的几项爱好熔于一炉,用数年时间持续观察写作,先后出版了《人间芳菲——大观园的植物世界》、《花影流年——张爱玲笔下的花花草草》等文学草木作品,去年又出版了《红楼花木志》,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深度了。甘肃天水作家薛林荣,去年出了一本《鲁迅草木谱》,书封的推荐语写得十分精到:“毕十年之功打造微观版鲁迅传,循草木意趣洞悉大先生内心世界,呈现读懂大师的另一种方式”。

有这么多前辈筚路蓝缕,打造范式模本,给了我很多启发和信心,东坡相对于曹雪芹、张爱玲和鲁迅先生,对于草木之爱,不会少于他们,书写草木的诗、词、歌、赋、文、画等作品,更不会少于他们,这方面可以言说的话题,也是极其丰富的。所以,苏东坡的草木世界有着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特别希望我们植物爱好者同时也是东坡铁粉的花友们,一起投入东坡的草木世界,形成一股研究苏轼与草木的风气,推出一些研究成果,共同把这个话题推向深入。

二、何以成说?

苏东坡真有一个草木世界么?这个研究有坚实的基础么?我的答案是肯定。我们可以从地域广阔、体验深刻、文本丰富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北宋行政区域/图片来自网络

1、东坡先生足迹遍及大宋东西南北中。

如果东坡先生是一个植物学家,以他宦游四方的亲身经历,绝对是最够资格写大宋植物志的。

东坡先生长于西南的眉州,走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翻过秦岭,经长安往来于中原的汴京,参加科举考试。也曾沿长江顺流而下,在荆州稍作停留,然后走陆路去汴京,或者相反,顺原路两度返回眉州丁母忧父忧。西南和秦岭,现在还是我们中国甚至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的地方之一。

苏轼从政的地方也很多。第一次任官西北,签书凤翔,两度来到华东的杭州,先通判后知州,还先后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扬州、定州。

后来一贬黄州,二贬惠州,三贬儋州。先后在黄州、惠州造过房子。神宗决定他黄州量移汝州之后,还在江淮之间漂泊不定超过一年。

北宋行政区域/图片来自网络

北宋时候,辽夏据有西北、东北,云南还是大理国,川西以西属于吐蕃国,这样算下来,大宋版图之内,基本上没有苏轼未到过的地方了。

东坡一生,其实过得比较辛苦,基本上一生都在搬家、迁徙。有人说,搬一次家,如同遭一次火。所以,除了他当翰林及知杭州这几年,几乎没过上什么富足的日子。

一定程度上说,这些行走生涯,有助于他开阔眼界,增长见闻,熟悉各地风土人情,包括动植物情况。他之所以会成为千年一遇的文化巨人,这些贬谪、宦游生涯的磨练,也是重要助力之一。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要在宋代要找出一个熟悉版图之内各地物候的著名文化人士来,也是非他莫属,东西南北中的各地风物,基本没有他不熟悉的。

东坡先生一生轨迹/图片来自网络

东坡先生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对什么事物都抱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无论是做官还是被贬,他每到一地,肯定要去当地的山水人文胜地游玩,而且游必有记。尤其当他贬谪黄州、惠州、儋州这十几年期间,因为无事可干,他读书作文之余,跋山涉水,到处游玩,观花看草,钓鱼采药,访寺问观,乡村城市到处留下了他的脚印,到处都是他观察人世与自然的场域。

2、东坡先生嗜美食擅医药好种植。

美食,和食材有关,有荤有素,素的都是植物。明朝王如锡是一个坡粉,也是一个养生爱好者,他花了毕生时间,从东坡先生浩如烟海的文章里,辑录出一部蔚为壮观的《东坡养生集》,分为十二卷,其中一二卷就是饮食和方药。南宋人林洪,也是一个坡粉,他的名作《山家清供》,收集了东坡先生的食谱、菜谱十来个,其中就有玉糁羹、松黄饼、元修菜、槐叶淘等名菜,很有意思。比如东坡先生对竹笋的爱好就很有名,刚到黄州,就写下了“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在密州沿着城墙寻找杞菊。在黄州吃元修菜。写过菜羹赋并序,写的是他用大头菜、萝卜、荠菜,不用醋酱,而有自然之味。喜欢酿酒,先后酿过桂花酒、真一酒、天门冬酒。

东坡也是一个医药名家。受北宋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思想影响,北宋不少士大夫都喜欢采药、种药、施药、求药,苏轼也是其中之一,尤其被贬谪期间,他留心收集各种药方,经验证有效之后,记录下来,成为一本书,后来有人把他的药方和沈括的药方,合编为一本书,即《苏沈内翰良方》,据说这本书现在还是一些中医药从业者手边的参考书。被引用最多的是一个治瘟疫的方子,名为圣散子,从巢谷地方得来的,先后在黄州、杭州的瘟疫流行期间,活人无数,后来为了让这个方子造福于世,东坡先生撰文公开了这个方子,结果因为地域不同、人群不同,杀人无数,这却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他喜欢种植,是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师。每到一地,不论是官舍,还是自己购买的房子,或是黄州、惠州自己造的房子,他一定会在院子内外种上花草树木,有的供观赏,有的供水果,有的是草药,尤其惠州儋州这种缺医少药的地方,他种的草药更多。

他曾经在《楚颂帖》中说:“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阳羡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暇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颂》,吾园若成,当作一亭,名之曰‘楚颂’。”

他还有一首诗的名字就说:“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其法,戏赠二首。”另一首《戏作种松》:“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对松苗生长的观察非常细腻。

3、东坡先生如椽巨笔诗词文画状万物。

有人戏言,对于东坡这么一个千年奇才来说,不是他想写文章,而是文章来找他,他只不过把文章记录下来而已,行云流水一般,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笔底流出来的,无论诗词歌赋什么形式的文字,或者绘画,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第一流的。

而且苏轼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无时不刻不在写作,用他的话来说,写作是他人生第一大快意之事,他曾说:“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东坡先生一生经历丰富,无书不读,亦无事不写。在他的作品之中,内容之广涉博征,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咏物之作,或者说提及植物的作品。

从体裁来看,涉及草木最多的是诗。有人统计过,他的咏物诗超过200首,其中吟咏过的植物种类超过50种。

比如他刚刚到凤翔为官的时候,有一组诗歌《次韵子由歧下诗并引》,凡二十一首,是吟咏他自己构筑的一个小园,除了歌咏北亭、横池、短桥、轩窗等之外,主要是吟咏小院花木的,其中就有荷花、牡丹、桃花、李、杏、梨、枣、樱桃、石榴、樗[ chū ] 、槐、松、桧、柳等花木十四种。

被抓到御史台之后,还在狱中写了榆槐竹柏四首诗,表明心志。

被贬惠州时候,写过小圃五咏:吟咏人参、地黄、枸杞、甘菊和薏苡五味草药。

其他吟咏花卉的也数量繁多。其他诗中还有比如酴醾,瑞香,牵牛,元修菜等前人未曾提及的植物,他为别人画上的梅花、黄葵、芙蓉、山茶、兰、蕙、杏花、芍药、踯躅等题过诗。

其次词,300多阕词之中,限于体裁,以植物为主题不多,但也超过20阕,比较著名的有,水龙吟咏杨花(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贺新郎咏石榴花(“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浣溪沙咏橘(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西江月咏梅花(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咏瑞香(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tīng)红。此花清绝更纤秾。)等等。

再次是文,《苏轼文集》之中的尺牍、小品、手记很多提及植物的。尤其是第六册有杂记一类,专门记草木饮食。第一篇就是《记种松之法》,还有《记海南菊》、《荔枝龙眼说》、《接果说》等等篇章。他还喜欢游戏笔墨,用拟人的手法写一些植物,比如《杜处士传》写杜仲,《叶嘉传》写茶叶,《黄甘陆吉传》写橘子,都是饶有趣味。

所以,我们来谈苏东坡的草木世界,基础是十分扎实的,可以其涉及草木的诗、词、文、画为基础,以其宦游各地的当地物候为参照,以这些作品写作涉及的人和事为背景,来谈一谈草木与其生命历程、政治观点、亲朋好友、美食医药、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从而感受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其生命的宽度与广度。

毛瑞香

三、价值

1、更好理解苏文,进而更好理解苏轼这个人。

杞菊与他的密州清苦生活。

海棠与他的黄州贬谪生涯。虽然“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是最著名的,但《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才是他自己最喜欢的。

荔枝与其贬责惠州的生涯及政治观(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讽刺蔡襄斗茶讨好皇上,钱惟演开始进贡洛阳牡丹。)

垂丝海棠

桄榔与儋州贬责生涯。他住桄榔庵,送张文潜桄榔手杖,吃桄榔粉,食疗效果不错,桄榔须可以涂上橄榄糖,造船极好。(桄榔庵铭并叙。东坡居士谪于儋耳,无地可居,偃息于桄榔林中,摘叶书铭,以记其处)

松树与故乡。江城子(明月夜,短松冈)

梅花与朝云(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2、以苏轼为例,了解宋代咏物诗词的发展。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一方面是宋太祖文人治国理念所致,另一方面,宋朝的科举取士制度比唐朝实施得更加彻底,让很多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平民进阶至宰辅执政的很多,苏轼就是其中代表,他的老师欧阳修也是。这些文人会把自己家乡或者宦游所见的草木都写入作品,而宋代的雕版印刷已经很发达了,大家一交流,很多花木之名就传播开来了。

相比唐朝,宋代咏物诗词已经发展到一个新境界。宋人崇尚风雅,点茶、闻香、挂画、赏花,都是宋代文人的日常。他们把花卉当做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审美趣味也从唐朝的华丽繁复转向淡雅悠远,花卉业开始兴盛起来,出现了大量研究专著,比如四库全书收入的花谱有十种,其中有九种都是宋人作品。商务印书馆2019年以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出版了《宋人花谱九种》一书,以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为开篇,收录了《扬州芍药谱》《刘氏菊谱》《史氏菊谱》《范村梅谱》《范村菊谱》《百菊集谱》《金漳兰谱》《海棠谱》等九种花卉谱录。

宋人在咏物诗方面,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宋开始赋予很多花卉以人格化意象。比如林逋与梅花,周敦颐与莲花。二是很多山野花卉都开始进入文学作品,像瑞香、荼靡花、栀子花、苦楝、海桐等等,都是宋代开始发扬光大的。而唐朝著名的多是牡丹、桃花、柑橘、芭蕉等常见花卉。这里举一个黄庭坚与山矾花的例子。

黄庭坚在《戏咏高节亭边山矾花二首》序云:“江南野中,有一小白花,木高数尺,春开极香,野人号为郑花。王荆公(王安石)尝欲求此花栽,欲作诗而漏(一作‘陋’《观林诗话》)其名,予请名山矾。野人采郑花以染黄,不借矾而成色,故名山矾。”此处,黄庭坚讲出了山矾花的来历,其原本也只是小野花,长在江南田野中,因为王安石想要以此作诗却忘了名字,黄庭坚于是建议叫山矾,这种花因为大文人的吟咏,现在已经变成花信风之一候花了。

东坡先生为当时文坛盟主,诗词文章刚一脱手,立刻传遍大宋。我一直很好奇,那个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没有网络的年代,为啥消息会传得这么快?只要他吟咏过的植物,一定会千古留名,传之后世。所以梳理他的草木世界,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宋朝咏物诗词发展的情况。

3、为苏轼研究做出植物爱好者的贡献。一起来梳理苏轼诗词歌赋之中的草木篇章,逐一进行分析,看一看北宋年间的物候及物种分布情况。由此深入进去,可以探究他的林业思想、农学思想、园林思想、生态文化思想等等,可以为苏学研究拓展出一个大的分支来。

四、举例

瑞香

苏轼与瑞香,瑞香是因为苏轼两首诗、三阕词而为国人所熟知喜爱的,接下来将会撰写专文,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我和宁波图书馆合作的草木笔记系列沙龙,今年还有五讲,我会跟着季节来讲讲东坡与草木,比如四月份就可以讲苏轼与海棠花。六月吃荔枝的时候,讲讲苏轼与荔枝。八月份的时候,槐花落槐子结,我们可以聊聊东坡与槐树。十月份,可以讲讲东坡与菊花。十二月可以讲讲东坡的梅花诗歌。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设想,具体还请见宁波图书馆的公众号。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陪伴。我们下次再见。

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

◎春天来了,两本江南赏花宝典,一城市花,一山野花,助您四季赏花收获更多!

(0)

相关推荐

  • 行进在苏东坡的诗境里

    一 湖北黄冈城市中心遗爱湖公园西北向的坡地上,有个古色古香的遗爱亭,这是黄冈人为纪念苏东坡重新修建的.遗爱亭两边的楹柱上,有副对联:"遗留青史东坡一记标今古,爱洒黄州名郡千年灿宇寰.&quo ...

  • 公元1083年的那个夜晚

    公元1083年的一个夜晚,一位被贬黄州的大诗人睡不着觉,起来找朋友玩,之后写下了一小段文字: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

  • 李双阳||​穿越东坡

    穿 越 东 坡 文/李双阳 9月24日,在李啸院长的带领下,江苏省书法院一行前往首都北京参观学习.到达北京的第一站便是琉璃厂西街.撑着伞漫步在似有似无的小雨中,驻足中国书店与荣宝斋,没有比寻得心仪的书 ...

  • 《苏东坡的草木世界》之二:瑞香花(视频实录)

    <苏东坡的草木世界>,是小山与宁波图书馆2021年联合推出的专题项目,在每两月一期的草木笔记系列沙龙之中依次分享,该项目暂定先进行一年,视情再决定是否延续. 苏学研究浩如烟海,但从草木的视 ...

  • 《苏东坡的草木世界》之三:荔枝(视频实录)

    止庵守静/摄影 本期贴出的视频剪辑,为东坡与草木系列第3期暨宁波图书馆"天一约读·草木笔记"系列第12期现场实录. 荔枝是原产于我国的名贵水果,有"百果之王"美 ...

  • 65《苏东坡的情感世界(下)》在线收听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苏轼眼中的神女王朝云 书名:<苏东坡的情感世界(下)> 作者:龙吟 国籍:中国 播音:良辰 小节标题 1.才子风流韵事多 2.怜香惜玉助歌妓 3.仙子初降朝云来 4. ...

  • 65《苏东坡的情感世界(上)》在线收听

    不婚主义者苏东坡遇到女神一秒背叛誓言 书名:<苏东坡的情感世界(上)> 作者:龙吟 国籍:中国 播音:良辰 小节标题 1.为什么要听这本书?苏东坡和一群女人之间不得不说的情感故事 2.年少 ...

  • 65《苏东坡的情感世界(中)》在线收听

    仕途坎坷,婚姻幸福--苏轼喜得贤内助 书名:<苏东坡的情感世界(中)> 作者:龙吟 国籍:中国 播音:良辰 小节标题 1.续娶贤淑王闰之,洒脱幸福 2.遭遇乌台诗案劫,愧对闰之 3.流放编 ...

  • 牛娃是咋样炼成的?美加两地妈妈干货精彩分享实录 #Ming悦读会第18期

    2021年4月9日.又是一年申学季,尽管传来不少今年华裔申学竞争惨烈的消息,但我身边的朋友们倒是捷报频传.今天,应Winnie的提议,我召集了几位美国加州.加拿大的妈妈们,一起来分享孩子们的阶段性成果 ...

  • 【招商食品 | 专题分享实录】五粮液VS老窖:价格共赢,竞争错位

    本篇是招商食品3月21日进门财经路演纪要,具体内容欢迎观看<价格共赢,竞争错位--五粮液.老窖对比深度>(https://net.comein.cn/roadshow/home/45499 ...

  • 林曦的小世界分享写字实用干货:距离一种完整,只差六步

    在写字这件事上,完成度,向来是我们在乎的. 记得沈尹默先生曾经说,凡是美观的东西,必定通体圆满. 这是讲笔画的完成度.要在行笔时保持中锋,时时刻刻使笔锋运行在一点一画的中间,这样才能做到点画圆满,每个 ...

  • 云谷数学组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向世界分享教学实践

    国际数学大会被誉为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奥林匹克",每4年召开一次,是代表全球数学教育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7月11-18日,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首次在中国--上海华东师 ...